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中国远征军优秀参谋小林 > 第29章 疑问

第29章 疑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哦。”杜聿明点点头,“放那里吧,我之后看。”

看林安还是没走,杜聿明有些疑惑了,他对林安微笑了一下,说,“前两天你生病了,我还没来得及问。现在都好了吧?”

林安说,“都好了。但是我有问题想请教您。”

“哦?”杜聿明有些意外。

林安吸了一口气说,“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放弃棠吉。”

杜聿明的脸色没有任何变化。

她心里忽明忽暗,继续往下说,“一个月前,在同古,一样是作战意见不同。您能违抗史迪威的命令坚持作战,甚至愿意因此闹翻脸,只为了保住200师。可现在,我们的主力在棠吉,200师、新38师、新22师,第六军、第六十六军,全都在这里。如果能够为了保200师而顶撞史迪威长官,为什么不能为了保第五军而顶撞罗总司令?”

“我一直在想,难道我们完全没有问题?难道完全是史迪威长官和罗总司令的错?”

杜聿明向后倚靠在椅背上,手里的烟忽明忽暗。

“同古反攻的计划,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史迪威长官一个人的责任,当时,没有人料到缅甸的后勤这样不济。但是,没有料到后勤不济,正是我们的失败。我一开始就注意到500辆卡车不足,可是我没有想到,这能够牵扯到整个战局。”察觉到突然把话题绕到自己身上,林安赶紧转开话题,“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战事不利,向后撤退,也是无可厚非。可是同古、斯瓦,没有给决战创造任何有利条件,迟滞日军是唯一的作用,但是到今天来说,迟滞的作用也消失了。我认为平满纳会战不应该放弃。”

她又深吸一口气,“但平满纳会战的放弃,也不算是特别失败。如果说反攻仰光是上策,平满纳决战是中策,那么退守腊戍就是下策。虽然任何战略目标都没有完成,劳师远征、徒耗粮草,但至少还保有有生力量。情况不至于比年初仰光刚失守时更差。”

“但是如今放弃棠吉,则是下下下策。”她连用了三个下,“棠吉、腊戍空虚,日军必然来占领,这将会形成对曼德勒的包围。在曼德勒决战的条件也就完全丧失。尤其是曼德勒地处平原,无险可守,但最适合装甲车快速机动,可司令您又令战车部队回国,可见您也并不看好曼德勒会战。”

杜聿明凝视着她,手里的烟落下一节烟灰。

林安没有注意看杜聿明,她说话的时候一直微微垂着眼睛看着杜聿明的桌子思考,“但是我想,史迪威长官、罗卓英总司令总不至于是日本人派来的间谍,故意要把我们包围歼灭。“听到这杜聿明笑了一声,林安接着说,”他们年纪那么大,又身经百战,也不至于是不懂军事,故意来个宋襄公之战。”

“那么曼德勒一定有它的意义。”她看了一眼杜聿明,“这还是我从您的话里得到的灵感—‘我吃的是中国饭,不是英国饭’。”

“我想,从一开始,盟军进入缅甸的军事目标就是不同的。对于中国来说,缅甸意味着交通,最重要的城市是仰光,其次是通往仰光的咽喉同古,再之后是连接滇缅公路和同古的棠吉,最后是滇缅公路的起点腊戍。这在我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我不知道美国人是不是也这样想—缅甸是一个出产原油、粮食、橡胶等等经济价值的殖民地,而曼德勒就是它的首府。假如说要有一个最完美的目标的话,英国人一定想的是保卫缅甸平原,而不是缅东北丛林里的什么腊戍。”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坚守曼德勒,就有它的政治意义了。”林安越说越顺。

“再说被包围的问题,在我,甚至在您看来,我们丧失后路,就是被包围了。可是我想在史迪威和罗总司令眼里不是这样,”说得顺利,林安连史迪威“长官”的都忘记尊称了。

“尤其是从他们总是听信英国人情报来看,那么站在英国人的角度看,缅甸印度一体,说句不好听的,放弃缅甸就像中国放弃东北,甚至放弃淞沪,虽然是很沉痛,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只要往印度撤,也就没事了。本来,英国人就在往印度跑。”

“那么这个曼德勒会战在整个战略中的位置也就很明确了,与其说是滇缅作战,不如说是保卫印度作战、保卫英国面子作战。是完完全全的面子战争!当然,这个计划的出发点可以用‘与日军决战’的名义掩藏起来,因为在与日军决战上面,中美英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假如说我们真的不守棠吉”,林安又绕到了最开头,“假如曼德勒会战不利,那我我们做好了前往印度的准备了吗?我知道,腊戍不守之后,我们要以八莫、密□□做支点,可是腊戍距离八莫只有200公里,曼德勒距离八莫却有500公里。日本人不可能不在我们前面占领八莫。从曼德勒撤退到八莫只是又一个同古反攻一类的幻梦!如果想退守八莫,就不能去曼德勒!”

她说,“我知道,您从来都是‘奉命‘’行事。即使在同古没有奉史迪威长官的命令,但实际上也是奉了委员长的命令。可是这一次,”她真的不相信按照委员长的尿性会愿意让中国军队去印度,“委员长难道做好了武装保卫印度的准备了吗?我实在不能理解,还想请您赐教。”

香烟已经燃烧到杜聿明的手指尽头,他竟然没有觉得烫。

她说,“我有一句话实在是不吐不快,要杀要剐都要说出口:我知道,您头上有许多长官,史迪威长官、罗卓英长官、委员长、亚历山大、甚至林蔚长官。可是毕竟我们全部六万人,都是向您汇报。甭管上面还有多少总司令,您也是一个‘总司令’啊!可是似乎所有长官,连带您在内,每个人都在互相博弈,史迪威要指挥权,英国人要保护印度,委员长要打通仰光、又要在英美挣面子。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真的看看战局的本质,那就是日军正在大范围迂回包抄,而我们正主动走到这个圈套里去。如果您是一个师长,那没什么可说的,师长不能不服从军长。可是您到底是总司令,难道您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你对曼德勒理解,有不全面的地方。“杜聿明脸色并不算好看,”不过我对曼德勒的理解,也有不全面的地方。”

他想要吸一口烟,才发现香烟已经熄灭了。

林安的这一番话,激起了他讨论的欲望,他甚至没跟罗又伦、廖耀湘、戴安澜他们讨论过这些——太逾越了,谁会说出“委员长是要挣面子”这种话呢?

他忍不住说,“棠吉已经不再是关键。有一个情况你不知道,罗衣考已经失守,日军正在从东、南两个方向直冲腊戍,棠吉很快才是要落入包围圈。棠吉和罗衣考是守备腊戍的两个支点,三足鼎立。而腊戍又完全空虚。如果说曼德勒的绳索还没有捆死,但是现在既然没有下决心主力向棠吉增援,棠吉才是真的已经头进了圈套,只要踢一脚就吊死了。”

林安瞠目结舌。她忍不住说,“难道在委员长心里,曼德勒就比腊戍还要重要?保卫缅甸,就比保卫我们整个部队还要重要?”

“这都不重要了,一切都已经晚了。”杜聿明摇摇头,“但是你提到的一点,八莫问题,很关键。”

他脑子里一直在想委员长的那封电报,“假如腊戍不守,以八莫为后备。”

同一天,委员长还有另一封电报,“切实保卫曼德勒为要务。”

难道,委员长真的想让他们从曼德勒撤往八莫、密□□?怎么想,第一份电报的意思都是从腊戍前往密□□。最少最少,应该在八莫放一个守备师,哪怕是守备团。

可是,“切实保卫曼德勒”,又应该怎么理解呢?

他忍不住问了出来。

林安思索了两秒就得出了答案:“委员长是既想要曼德勒的面子,又想要腊戍的里子。罗总司令拿着鸡毛当令箭,只去追求面子,最后面子里子都要完蛋。”

杜聿明忍不住笑出了声。他不愿意主动刻薄罗卓英,可是很愿意听罗卓英被刻薄。

他纠结犹豫了一会儿,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他拍了拍林安的肩膀,“以后再有意见,及时给我说。”这反应轻松得让林安心里发虚。这时候她才发现她的后背已经汗湿了。

林安仍然有些不知所措,但知道这是送客的意思,便敬礼告辞。

杜聿明送她出门,同时对尹副官说,“尹副官,叫通讯兵来!”

通讯兵匆匆走进办公室,“司令!”

“起草电报:我念你记:特急,重庆委员长亲启:职今已奉罗总司令卓英之命,放弃棠吉,全师正往曼德勒(瓦城)开进,准备曼德勒会战。棠吉不守,腊戍恐将陷于敌手。委员长前日所示以八莫、密□□为后备之计划,恐将难以完成。因腊戍距八莫极近而曼德勒距八莫极远,如若曼德勒失守,部队调度不及,恐不能及时前往八莫、密□□,除退往印度外再无他路。请切实考虑是否仍然进行曼德勒会战之计划。职,杜聿明。”

罗参谋长匆匆记录,眉头拧成了麻花。杜聿明又说,“马上去发。”

罗又伦就跑走了。

他不知道这封电报能不能打动他的校长。隐隐约约的,他觉得有五成把握。那句面子里子之说,真是妙。

杜聿明站起身来,看向窗外寂静的黑夜。

这是他接任的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甚至还兼着第五军军长,而军直属部队足有一个师,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师长兼军长兼总司令。从昆仑关以来,他就适应了军长的思维模式。要他能够突然产生中美英三国演义的纵横家智谋,是难为他了。他暗暗的警醒,在其位、谋其政,如果在总司令的职位上却没有总司令的眼界,要葬送多少人的生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