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中国远征军优秀参谋小林 > 第23章 交锋

第23章 交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安怔住,随即恍然大悟。

原来,史迪威的辞职,并不是真的要走,而是希望借此让重庆不再插手他的指挥!

“他若真的要走,现在就不会只是在会议室里摔桌子,而是直接离开梅苗了。”林蔚淡淡道。

林安想了想,不由得低声笑了出来:“所以……这是在跟重庆赌气?”

“差不多。”林蔚轻轻耸了耸肩,语气无奈,“他以为自己能掌控大局,但重庆毕竟是重庆,绝不会轻易放手。”

“校长怎么想的?”一个低沉的声音忽然插进来。

林安一怔,转过头,就看到杜聿明正从阴影中走来。他的军大衣半敞着,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但目光依旧锐利。

“杜司令。”林安立刻立正敬礼。

杜聿明摆了摆手,示意她放松,目光却牢牢盯着林蔚:“蔚公刚才的话,我听见了一些。”

林蔚微微一笑:“哦?光亭,你怎么看?”

杜聿明哼了一声,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吐出一缕白烟:“史迪威的打法,太天真。他根本不考虑补给问题,就想着让士兵去死战。”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不是不愿意打,是不能白白送命。”

林蔚轻轻点头:“所以,你打算怎么做?”

杜聿明笑了,笑得意味深长:“我还能怎么做?校长的命令已经下来了,不许再增兵——这是命令。”

他掸了掸烟灰,语气不疾不徐:“史迪威可以闹,他可以摔桌子,可以辞职,但最后,他得听校长的。”

林安听着两位长官的对话,心里突然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这不仅仅是一场战役,更是一场政治博弈。

史迪威想要完全掌控指挥权,而杜聿明和林蔚,则在努力确保中国军队不会被盲目消耗。蒋更是早已在幕后做出了决策,牢牢掌控着大局。

战争不仅仅是前线的拼杀,更是后方的角力。

————

天色昏沉,雨后的山路泥泞不堪,车轮碾过泥水,扬起湿润的尘雾。梅苗的会议已成定局,车队正缓缓驶向瓢背。

林安坐在卡车后排,手里攥着笔记本,眼神落在尚未收拾的记录上,但脑海里却仍然回响着会议上激烈的交锋。

她并不常见到这样级别的博弈。前线的生死,在会议桌上只是一场复杂的谈判。史迪威、杜聿明、林蔚、委员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每个人都在角力。而她,作为翻译,既是旁观者,却又深陷其中。

“你在想什么?”

熟悉的低沉嗓音从身侧传来。

林安一抬头,才发现杜聿明正坐在她旁边,微微侧过脸,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她连忙直起身,手指下意识合上笔记本:“没什么。”

杜聿明“啧”了一声,眼神带着几分审视:“你在想会议上的事。”

林安顿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

车轮颠簸着碾过坑洼的山路,雨后的寒气渗透进车厢,林安抱紧军大衣,思索片刻,才低声道:“司令,您怎么看这次会议?”

杜聿明哼了一声,缓缓吐出一句话:“没什么好看的。”

他微微侧头,目光深沉:“战争是打出来的,不是吵出来的。”

林安愣了一下,仔细咀嚼着这句话的分量。

她不是不懂他的意思。史迪威在会议上拍桌子、摔东西、怒吼,可他的命令最终还是没能让第五军立刻进攻——因为战场不是靠情绪赢的。

林安迟疑了一下,还是问:“可是史迪威长官……他真的相信我们能反攻吗?”

杜聿明冷笑了一声,嗓音低哑:“他不是相信,是想要。”

他掸了掸军靴上的泥点,慢悠悠地说道:“史迪威有他的盘算,他想要中国军队硬顶着日军打,尽可能拖住敌人。他自己不会冲在前线,但他希望我们死战不退。你说,他信不信我们能反攻?”

林安皱起眉:“如果是这样,那他为什么非要在会议上那么坚持?”

杜聿明嗤笑了一声:“这就是政治。”

“他不是不懂,而是不能承认自己错了。”杜聿明语气平静,“史迪威是美军派来的,他的职位、影响力,靠的是他在中国战区的功绩。他要证明自己的决策是对的,才能对上头交代。你想想,如果他现在承认同古战役失败,他怎么解释?”

林安怔了一下。

她终于明白了——史迪威的坚持,不仅仅是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他不愿意撤退,不愿意承认战场上的现实,不只是因为顽固,而是因为一旦撤退,他就得面对美军和盟军的质疑——他到底有没有能力指挥中国军队?他的战略是否失败了?

杜聿明微微眯起眼,看着车窗外的山林,声音低沉而冷静:“史迪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固执。他不在乎一个师能不能打光,他在乎的是战果,是战后在美国军界的地位。”

他顿了一下,转过头,看着林安,意味深长地问道:“你怎么看?”

林安轻轻吸了口气,目光微微收紧。

她原本以为,战争的决策是冷静的、理性的,是根据兵力、补给、战略环境来制定的。可她慢慢开始意识到,战场并不只是军事的战场,更是政治的角力场。

她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道:“我觉得……史长官不是在指挥战场,而是在指挥他自己的声誉。”

杜聿明闻言,顿了一下,随即大笑了一声,眼中透出些许赞许:“小林,你这句话说得很透彻。”

他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语气揶揄:“你不适合当个单纯的翻译,你适合去当个幕僚。”

林安不由得抿了抿唇,没有接话。

这时候,坐在对面的尹副官忍不住插嘴:“司令,你别这么说,小林本来就是参谋处的人,可不是专职翻译。”

杜聿明笑了笑,没再继续逗她,反而正色道:“但你的想法很对。这场仗,最后一定是撤退。但我们不能让史迪威把所有责任推到我们头上。”

林安轻轻点了点头,心里却仍然不安。

她明白了史迪威的心思,也明白了杜聿明的态度,但她依然忍不住担忧——200师还能撑多久?如果史迪威仍旧拖延撤退的命令,那同古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南口、第二个南京?

她忍不住低声道:“可是,如果继续拖下去,200师真的会全军覆没……”

杜聿明的笑意消失了。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点燃了一支烟,烟雾在车厢里缓缓升腾。

沉默了一瞬,他才缓缓说道:“不会让他们全军覆没的。”

林安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您能保证?”

杜聿明缓缓吐出一口烟,目光幽深:“如果200师真的全军覆没,那就是我的责任。”

林安微微睁大眼睛,心里像是被什么重重撞了一下。

她忽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讨论,更是一位指挥官对自己的责任的承诺。

在这场权力博弈里,史迪威有他的政治考虑,重庆有他的战略布局,而杜聿明,则背负着数万名士兵的性命。

他必须斡旋、争取,必须在史迪威和重庆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但与此同时,他也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他的士兵活下去。

这就是战争。

不是正义与邪恶的简单对立,而是一场权衡、妥协、争取生存空间的复杂棋局。

林安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道:“司令,我相信您。”

杜聿明抬头看了她一眼,随即笑了一下,语气轻松了些:“那可太好了。”

他顿了一下,又笑着加了一句:“但你要记住,这世上的战争,没有哪场胜利是靠相信得来的。”

林安看着他,眼神微微发亮,缓缓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