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斯瓦阻击战
1942年3月31日晚至4月1日凌晨,平满纳·新22师师部
夜色沉沉,山间的风裹挟着湿气穿过营地,撩动着帐篷的帘布。军车在泥泞的小路上颠簸着驶入新22师师部,一路碾过浸了雨水的松软土壤,轮胎陷入浅坑,发出低沉的摩擦声。
林安揉了揉发酸的脖子,强撑着精神下了车,一旁的尹副官伸了个懒腰,半开玩笑地嘟囔:“司令,我们连夜跑这一趟,师长怕是要骂娘了。”
杜聿明哼了一声,拂了拂军帽上的尘土,语气轻快而带着几分玩味:“骂不骂娘不要紧,关键是他的作战计划得让我放心。”
几名警卫迅速上前,将军车停在师部外,黑暗中,营地里昏黄的煤油灯映照着巡逻士兵的剪影。此刻的平满纳尚未战火逼近,但所有人都知道,日军正在步步紧逼,战争随时会降临。
廖耀湘得了消息,亲自迎了出来。他身着整齐的军装,佩枪挂在腰间,步伐沉稳,脸上带着些熬夜的倦意,但眼神仍然锋利,透着指挥官的果决。
“司令,怎么这么晚了还亲自来?”廖耀湘上前敬了个军礼,语气里带着几分诧异,但更多的是爽朗的笑意。
“这种时候了,不来看看怎么放心?”杜聿明回了个军礼,随即也不寒暄,径直往师部指挥帐篷走去,“我得听听你的作战计划。”
廖耀湘点头,示意众人入内。
林安跟在杜聿明身后,低头翻开笔记本,心里暗自庆幸自己这次没有困得睡着——新22师的战术安排,她必须认真记录下来。
帐篷内,几盏煤油灯照亮了悬挂在墙上的缅甸地图,地图上用炭笔标注了敌我军队的动态和地形要点,几处重点区域还插着小旗,代表着战斗可能发生的核心地点。
廖耀湘走到地图前,抬手指着平满纳至斯瓦之间的道路,声音沉稳而冷静:“我军当前所处位置,北连腊戍,南接东吁,斯瓦至平满纳之间为狭长隘路。敌人若要进攻,必然要沿此线推进。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刚刚攻占同古,士气正旺,按他们一贯的战术,会不计代价地沿主干道猛攻。”
他顿了一下,指尖轻轻点了点地图上的几个关键点:“但这条路……太窄了。”
杜聿明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廖耀湘沉声道:“敌人装甲车、火炮虽强,但若要通过这段狭路,队形必然被拉长,正面优势无法完全发挥,而我们可以利用地形预设纵深防御阵地,逐次抵抗。”
林安的手指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不固守一阵地,逐次抵抗,利用地形削弱敌军冲击力。
“我们不会死守某一个阵地。”廖耀湘继续解释,眼神锋利,“而是采取逐次撤退的方式,引诱敌军深入,直到他们进入我们设伏的区域。”
他指向地图上几个红色的箭头:“在隘路内部署埋伏,设下地雷与炸药,等敌军进入阵地尚未立足时,一举引爆炸药,彻底打乱他们的攻势。”
杜聿明沉思片刻,眼中透出一丝欣赏:“很好。”
廖耀湘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又指向地图上的两侧山丘:“此外,我们会在道路两侧埋伏狙击兵,一旦敌军冲入阵地,狙击手配合正面部队实施打击,在敌军混乱之际进行反冲锋,争取最大限度杀伤敌军。”
杜聿明仔细看着地图,缓缓点头:“日军擅长快速推进和白刃战,你的部署正好针对他们的弱点。”
“没错。”廖耀湘脸上的笑意消失,语气冷冽,“日军喜欢猛攻,惯用的就是高密度冲锋战术。他们不怕死,但他们怕乱。一旦被我们的炸药和狙击打乱节奏,他们的进攻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杜聿明笑了一声,目光透出几分赞许:“这战术有你的风格——不跟敌人硬拼,而是用战场节奏牵着他们走。”
廖耀湘耸了耸肩,语气轻松了些:“毕竟,咱们的人数比不上他们,只有用脑子打仗。”
杜聿明大笑:“好,就按你的计划执行。”
林安站在一旁,默默地记录着他们的对话,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记下了每一个关键的战术安排。
她听得极为认真,甚至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缓了——这是一场真正的战术较量,而不是会议桌上的争吵。
杜聿明与廖耀湘讨论细节,一直到夜色褪去,天色微微发白,帐篷外的世界已经开始苏醒。
林安合上笔记本,揉了揉酸胀的手腕,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廖耀湘看了她一眼,忽然笑道:“小林,这几天没怎么睡吧?”
林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确实有点累。”
廖耀湘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随口问道:“对了,我前天借你的书,看了没?”
林安的脑子还没转过弯,下意识地答:“啊?什……什么书?”
“那本《现代战争战术》。”廖耀湘挑眉,“你不是说要学军事术语吗?我想着你应该看得挺认真。”
空气瞬间凝固。
林安脸上的笑意僵住了,眼神躲闪了一下,随后硬着头皮笑道:“我……这两天有点忙,还没来得及……”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简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廖耀湘“哦”了一声,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揶揄的笑意:“原来如此。”
杜聿明忍不住笑出了声,拍了拍她的肩膀:“小林啊小林,天天在会议室里听我们吵架,怎么还不赶紧看看书?学学怎么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