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腊戍,天气已经开始回暖,午后的阳光炽热地洒在操场上,尘土被踩得松松软软,微风拂过时带起一丝干燥的气息。打谷场上,百余名华侨翻译席地而坐,围成几个小圈,手里拿着纸笔,低声交谈,等待着今天的训练开始。
林安站在场地中央,扫视着这些人。经过几天的编组和调整,他们已经不再是最初那群眼神迷茫、行动迟疑的商人、工匠、学徒,而是逐渐适应了军队生活的翻译队伍。
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她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今天,我们不讲太多复杂的东西。你们的任务很明确,就是在缅甸当地给我们的部队带路、找人问路、打听情报。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地问路。”
人群里传来几声轻笑,有人小声嘀咕:“问路谁不会?”
林安听到了,笑了一下,直接问道:“那你们谁能用缅甸语完整地问出——‘从这里到平满纳要走哪条路?有没有捷径?’”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或者更简单一点,”她继续问道,“‘最近的桥在哪里?前面有没有日本兵?’”
人群中有几个人张了张嘴,却没一个人能立刻回答。
林安环抱双臂,扬了扬眉:“你们看,问路不是随便比划几下就能完成的,在战场上,模棱两可的问话可能让整个部队走错方向,甚至陷入包围。”
她示意杨学成上前:“来,杨学成,带大家念几句关键的缅甸语问路句子,每个人都要熟练掌握。”
杨学成点头,翻开笔记本,开始带领大家朗读:
* “请问,从这里到平满纳怎么走?” —— (Kyeizu pyu ywet, i nay-ya hma Pyinmana tho beh-lo thwa ya ma-le?)
* “这里有没有通往东边的捷径?” —— (I nay-ya hma a-shae bet tho ma-pyat-lan shi pa-tha-la?)
* “最近的桥在哪里?” —— (A-ni-zone ta-da beh hma le?)
* “这里有没有日本兵?” ——(I nay-ya twin Japan sit-thi mya shi pa-tha-la?)
所有翻译跟着重复,开始时磕磕巴巴,发音生硬,但逐渐变得流畅起来。
林安一边听,一边走动。
当练习持续了半小时后,她拍了拍手,示意暂停:“好了,现在我们来练习地图阅读。”
翻译们纷纷抬起头,等着她的指示。
林安从身后拿出几张地图,递给各个小组:“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份腊戍周边的地形图,你们要学会如何阅读它。”
她展开一张大地图,在地面铺开,指着一个点:“这是腊戍,现在我们假设你们带领一支部队行军,你们要能清楚地指认地图上的道路、桥梁、村庄、山脉、河流。”
她随机点了一个翻译:“你来告诉我,从这里出发,往东五公里,我们会遇到什么?”
那名翻译皱了皱眉,仔细看了看地图,小心翼翼地回答:“这里……是一个村庄?”
林安点头:“很好,那再往南三公里呢?”
“呃……是一座桥?”
林安继续问:“如果我们需要绕过桥,而不走主路,该怎么走?”
那名翻译愣住了,开始仔细翻找地图上的小路,其他人也围过来帮忙寻找。
片刻后,另一名翻译抢先答道:“可以从这里绕过去,虽然要多走两公里,但可以避开主路。”
林安满意地点点头:“这就是你们需要学会的——如何在向导不可靠的情况下,自己判断方向。”
她接着指着地图上的几个不同地点,让翻译们轮流描述该地的方位、特征,并要求他们用普通话和缅甸语分别描述,以确保他们能清楚地表达给军官,也能顺利和当地人沟通。
一个小时后,大家开始渐渐掌握地图的基本阅读方法。
这时候,太阳已经完全升起,天气变得有些闷热。林安见大家练习得差不多,便挥挥手道:“好了,先休息一会儿,大家喝点水。”
翻译们松了口气,有人拿起随身携带的竹筒水壶喝水,有人相互交流,复习刚才学到的术语,还有人直接坐在打谷场的地上,脱下鞋子,揉着有些酸疼的脚。
林安走到树荫下,和几名负责人坐在一起。
杨学成喝了一口水,问她:“林长官,你觉得这群人怎么样?”
林安叹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大多数人没受过正式的教育,但他们很努力,我相信他们能学会。”
另一名组长、年纪稍长的李光德低声说道:“他们都是苦日子里熬出来的,现在只求一条生路。日本人来了,抢钱抢粮,连女人都不放过,谁不怕?”
林安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所以我们才更要尽快训练好他们,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也保护部队。”
杨学成忽然笑了笑,转移了话题:“不过……林长官,那个英国人马丁上尉对你倒是特别殷勤。”
林安无奈地翻了个白眼:“拜托,杨先生,现在是训练时间,不是八卦时间。”
众人都笑了起来,气氛稍微放松了一些。
短暂的休息后,训练继续进行。这次,他们被带到户外进行实战演练。
林安指着远处的一个岗哨,设定了一个场景:“现在,你们是向导,需要带一支部队前往那个地点,途中必须描述周围环境,并标识可能的危险地带。”
各小组开始行动,他们需要依照地图指引路径,并用缅甸语描述沿途的道路情况。
一名翻译指着远方的树林,试图描述,但磕磕巴巴地说:“这……这里是……嗯,很多树,呃……危险的?”
林安皱眉:“清楚一点!是树林?是密林?是灌木丛?”
那人愣了一下,努力回忆:“是……密林。”
林安点头:“再清楚一点,密林的特点是什么?容易埋伏?还是可以藏兵?”
“容易埋伏!”
“很好,继续。”
经过几个小时的训练,他们的描述能力明显提高,开始能够较为流畅地用缅甸语传递战术信息。
黄昏时分,林安站在场地中央,看着这些刚刚还懵懂无知的华侨们,如今已经能清楚地描述地形、准确地传达战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