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店里没罗倍兰预想的那么忙,她下车的时候比预计早了半个小时。
而林瑜像是早有准备,没让罗倍兰久等就过来了。
“这里面是巧克力味的什么啊?”林瑜还没走近就闻到了可可粉混合巧克力酱的香甜气味。
“嗯,一大块儿呢,叔叔阿姨都有。昨天晚上,黄誉芝新教我做的,我跟你说,昨天我们——”
罗倍兰跟着林瑜走在林荫的人行道上,一路上和林瑜说着昨天在蛋糕房的事。
公交站离林瑜家的小区不远,边走边聊,没过十分钟也到小区门口了。
小区的正门口,是市财政局。
小区里的绿化做的足够好,里面没有建高楼,最高不过五层,是二三十年前的建筑风格。每家都还配着露天阳台,从外面就能看见落地窗和玻璃里层挂着的窗帘。
楼栋之间的间距足够远,保证每扇窗户都能照进充足的阳光。
林瑜家的位置很靠里。
她带着罗倍兰穿过一个池塘,周围是平铺的鹅卵石小道,小道往上是一个矮矮的小坡,坡上种满了矮矮的灌木,这个季节,有几从正开着花。
热烈的阳光穿过层叠的枝桠,透过叶片的间隙洒在池塘的水面,水里是成群的小鱼,它们或红或白的鳞片在碧绿的水波里折射出云母质地的光。
很漂亮。
“要去看看吗?”
“我们待会儿可以下来喂鱼。”
看出罗倍兰的注意力在那片池塘上,林瑜提议。
“你家还养了鱼?”
“以前养过几条,但是感觉塘里的环境比鱼缸好,就干脆把它们放进塘里了。”
“现在……”林瑜顿了顿,“只买了鱼食,偶尔会下来喂喂。”
罗倍兰跟着林瑜走到池塘边,在铺满鹅卵石路上蹲下。
这里的鱼完全不怕人的,见到人影,非但不躲,反而不紧不慢地游向岸边,张着嘴挤在岸边,在水面冲着两人吐泡泡,激起的泡沫又慢慢在水里飘散开。
塘里不止养了一种鱼,但她只认得出最肥的那十来条叫锦鲤,什么颜色的都有。
“你放生的鱼在这里吗?”
林瑜缓缓地摇摇头:“应该……不在了,斗鱼通常只能活两三年的样子。”
“但是也许有它们生的小鱼,也说不定呢?”
“这条可能是,”林瑜伸手指着一条小鱼,它游走了,林瑜又指了指另一条,“这条可能也得叫我一声祖奶奶……”
罗倍兰的眼睛跟着林瑜手指的方向游走,嘴边噙起一抹温柔的笑。
罗倍兰伸开手臂,张开指尖想摸摸水里的鱼,指尖堪堪触及水面,甚至还来不及惊起涟漪,罗倍兰的目标就一个加速,游走了。
“你试试大鱼,大鱼不怕。”
林瑜低低地笑出声,她握住罗倍兰的手,引着她的手朝一条正在大口吐泡泡的红白锦鲤去了。
那条鲤鱼是塘里最圆润的一条,倒真像林瑜说的一样,一点儿不怕人,嘴里的泡泡反而一下一下吐得更欢了。
林瑜今天外搭了一件黄格子衬衫,罗倍兰注意到她的袖口湿了一片,但她看着满不在意。
那条胖鱼久久等不到鱼食,终是耐心耗尽,先一步游走了。
这条鱼足够硕大,故而游起来不像其他小鱼一惊一乍的。
看着它不紧不慢,老干部一样游走的背影,它凉凉滑滑的触感还停留在罗倍兰指尖。
这条鱼身上的喜感足够强烈,罗倍兰觉得有些好笑:“它真的……好胖一条啊,不会就是你喂出来的膘吧?”
“说不定呢。”
罗倍兰回头,看见林瑜学着她平时最喜欢的样子,朝她轻轻挑了一下眉。
小区在建造的最初,考虑更多的就是楼栋外形的美观,这里的楼梯也和别的小区不一样,台阶的台面比一般小区要宽敞不少,楼梯扶手也不是铁的,摸着应该是大理石的。
罗倍兰忍不住伸手抚上冰凉平滑的大理石面,大理石自带的纹路清晰可见。
这里一层只有一户人家,上到三楼,楼道里开始回荡起悠扬的钢琴声。
“是三楼这家的小孩儿在练琴,每次放假的这个点他都得弹两个小时,弹得还不错吧?”
罗倍兰听不太出来,但还是点点头,跟着林瑜继续往上爬了。
她家的木门很厚实,装的是带摄像头的密码锁,林瑜伸出一根手指开了门,请罗倍兰进去。
林瑜脱下外套,挂在门口的木质衣架上。
林瑜家的玄关设计了能坐下换鞋的木质台面,地上已经提前摆好了粉色的拖鞋,新的,一早就为罗倍兰准备好了。
换好门走进去,抬头正正好好能看见挂在墙上的时钟,时针走的也赶巧,刚过了十一点。
这只钟也很漂亮,木质的,看着很厚实,盘面是淡黄色的,甚至它的秒针都走得优雅。
李丽红和林方诚听见客厅的动静,双双从厨房里走出来。
“叔叔阿姨好!”
罗倍兰礼貌地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你好你好,你是叫罗倍兰吧,阿姨应该没记错的!老早就听林瑜提你了……哎呀,长得比照片上还漂亮!”
李丽红亲昵地伸手拉着罗倍兰,隔开一个小臂的距离细致地打量她。
“这是我昨晚刚做的巧克力慕斯,还很新鲜。”罗倍兰顺势把手里的袋子递过去。
“哟,你这孩子,平时送东西就算了,今天来做客还特意又带一份。林瑜,快带人家坐!”
他们刚从厨房出来,林方诚手上还沾着东西,不太方便接,于是李丽红接过袋子,取出蛋糕盒子去冷藏了。
“知道了知道了,你俩快先去忙吧。”
林瑜推着爸妈往厨房里走,眼神示意罗倍兰先坐。
光是林瑜走开的这片刻光景,罗倍兰便已经有些无所适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