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垫这些废话,那咱们也不用聊了,各回各家去吧。”
杨小侯爷旁观着大人说话,也不敢插嘴,只神色兴奋地听着。
看这意思,他今天是非得奉旨听点朝中秘辛了。
正巧茶端上来了,他当即极为积极地给两位都倒上。
一个七品,一个白丁,倒像是比他这忠瑞侯府的继承人还金贵。
见撬不开沈厌卿的嘴,姚伏索性掰着手指头数起来:
“当年三省里秦家姜十佩和明子礼掰了两省走,兵部硬抬上去了一个尚书,御史台里也插了不少人;”
杨驻景不动声色地动动耳朵。
“那时你都能和他僵持住,更别说后来……时又大换血,抽了那么多新人上来。”
“纵是看着旧日提拔的恩情,他们也得向着你些;”
“更别提还有死忠的。”
“礼部那个林椿,就是早跟着你的吧?”
“还有余家,被牵了线挂在你主子身上,大抵你们往来也不少。再说……”
沈厌卿打断他,食指敲敲桌面,颜色微浅的瞳仁盯住自己的这位旧同门。
“都是陛下的人,”他说,“都是陛下的人。”
说完这一句,他似乎觉得气氛有些冷了,很快又微笑起来:
“太从你闭门日久,不知道现下不时兴这么说话了。”
“圣人临朝七年,你难道还没有适应么?”
早不是那皇子夺嫡割分势力,各部都各自有着姓氏的时候了。
如今的朝堂只有一个主子,就是自上位来一直坐的稳稳当当的姜孚。
姚伏觉得没趣,别开眼睛。
“若把我当自己人,就敞开说。”
“就算有这位杨小侯爷盯着,也没什么。等到架势一拉开,什么也瞒不住。”
“你既然铁了心要卖命,还有什么好藏的?”
“往日你权倾朝野的时候,总该留了自保的手段吧?如今不能调出来用?”
姚太从说这话,其实心中没底。
沈少傅离京前是什么光景他也见过,连半个帮着说话的人都没有,顺流而下地就被逐出京城了。
他那是诧异,如今更诧异。
既然当时那么顺,如今皇帝又怎么会再信任自己这位师兄?
在他看来,皇帝现在对这位前帝师也不过是利用而已。
知道了他们师兄弟的关系,又听了沈厌卿的引荐,皇帝大概会对他这叛出惠王府的旧部起兴趣。
但那也是因为正是需要抓惠王旧部的时候。
等到事情结束,他和沈叔颐说不定坐大牢还要住隔壁。
唉。
那能怎么办呢,还能不干吗?
有人打着姜十佩的名头乱晃,这就已经够让人看不过去。
更何况,又是扎在仁王府,又是同时赶上文州和北境起波澜;
这副架势,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心怀不轨。
惠王自己逼宫归自己逼宫,死了这么多年,还要被拎出来再背一次黑锅……
——那是不是有点太惨了?
再者,抛开一切不谈;
面对天下将乱还要袖手旁观,也不是他们这群读圣人书成人的该做的事。
沈厌卿面对他直白的问题,还是摇头:
“不论师弟信还是不信,确然没有。”
“当年我出去了,就没打算回来过。还留后手做什么?”
姚伏磨磨牙。
“好罢。你不愿说,那我就来替你说。”
“御史台那个为你守节的,你不认得?”
什么玩意儿???
沈厌卿眉心一跳,不知费了多大力气才保持住了表情。
他嘴唇动了动,似乎想了半天觉得说什么都不合适,遂只能摇摇头。
“……真不认识?”
但凡他看起来再少些真诚,姚伏都要急得爬到桌子上去逼问了。
可是看沈帝师这副样子,貌似还真是对那颗满朝皆知的“痴情之心”一无所闻。
“沈叔颐,你这——”
眼看着姚伏嘴里即将蹦出“薄情寡义”、“忘恩负心”一类不体面的词;
杨驻景连忙咽下嘴里的糖豆,出声替沈大人挽尊:
“啊,是那个谁吧?我好像也听我爹说过……”
“就那个谁,那个什么。”
奈何记性一时掉线,杨小侯爷比比画画半天,愣是想不起来。
“名字里带个菜字什么玩意的!”
姚伏重重叹了口气,看向满脸无辜的沈厌卿。
“当年你离京,他扒着车哭的要死要活,追出去两个长亭。”
“为了给你折根好看的柳枝爬了十尺高的树,下不来抱着树干喊台端救命;”
“你可还收了人家的东西——”
沈厌卿想起那本各色批注密密麻麻,甚至看不清内容的《弹叔颐集》,记忆逐渐苏醒。
“咳,倒是有印象。只是一面之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姚太从咬牙,“谴责”两个字几乎刻在了眼睛里。
“真是一颗痴心付了狗啊。”
杨小侯爷一番着急之下,终于从脑袋里翻出了那个不常见的姓:
“此人叫……”
“风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