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不逝爱河[娱乐圈] > 第74章 第74章

第74章 第74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玩上瘾了,他的脸被揉得发红,祁言却不说什么,只是紧紧盯着她看。

他突然笑了,拉住李蕴的手,“很奇怪,我即相信你能照顾好自己,又担心你照顾不好自己 ,是不是很矛盾?”

李蕴摇头:“不矛盾,你知道为什么吗?”

祁言问:“为什么?”

她暂时无法准确描述这种心理状态,只好笼统地回答道:“一定是因为你太喜欢我了。”

没想到祁言煞有介事地点头,认真地说:“你说得对,我真的太喜欢你了。”

李蕴笑笑,拉着他从转角走出来,去追她爸妈。

祁言的墨镜被塞在她长毛衣开衫的大口袋里,他拉起围巾挡住一点脸,那句“应该是我爱你”也被挡去一半。

但李蕴还是听见了。

进入安检通道前,他们做了最后的告别。

爸妈交代完,祁言拉着她的手转过去说话。

“别把自己逼太紧,我已经让认识的朋友打听了。这趟旅程你就当做为了放松身心,别有压力。”

和人相处,并不是做阅读理解,许多时候并不能看见像是“鱼眼睛里闪过诡异的光”这种东西。

但这一刻,李蕴从他的目光读出了关切和爱,通过视线传递的感情把他们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她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对视是人类不带有情.欲的接吻”。

克制着想吻他的冲动,李蕴最终在爸妈的注视下抱了抱他。

“放心,我肯定不会为难自己,有你们在背后支持我,我很有信心。”

“还有就是,我也爱你。”

……

“李女士,入住办理已完成,这是你的房卡,在506房间,我来为你带路吧。”

甜美的嗓音打断李蕴的回忆,她回神说了句谢谢。

跟着前台小姐姐坐电梯上楼,进入506房间。

行李会有礼宾部的服务生在稍后送上来,李蕴放下包,站在窗口,眺望远处。

她见过斯德哥尔摩的夏天,好像游离在繁华和萧条之外,有充足的阳光、有序干净的街道、无处不贯彻韦斯安德森美学的彩色建筑,吹着湖边不冷不燥的微风,却不叫人发自内心觉得温暖,特别对于中国人,能感觉到“总是一个人”的孤独感。

冬天的斯京,就是印象里的北欧童话城。

永远的雪夜,永远有大气漂亮的房子,从洁净的玻璃窗里透出水晶吊灯折射的光,永远有金黄的烤鸡,一整只趴在白瓷盘上,被端上烛光晚餐的桌子,街道上永远有亮着的雪花灯,永远有一个集市,卖着热气腾腾、散发肉桂味道的煮红酒。

门铃响起,是服务生来送行李。

李蕴把目光从河对面克拉拉教堂的淡绿色尖顶上收回,打开门接过两个行李箱。

从小号箱子的衣服堆下面,翻出一个白色文件袋,里面装着当年参加夏令营时签的合同。

合同前半部分,是对游学过程各种服务和责任的规定,后半部分,则是游学14天的具体安排。

14天总共去了三个城市,斯德哥尔摩、哥德堡和哥本哈根。

如果她的记忆没出错,游学团在每个城市都有一天自由探索时间,会有团里的老师带队,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去不远处探索。

李蕴在团里有个关系不错的旅游搭子,她们都是京市人,自然分在同一个自由日活动小组。

某个自由日,搭子肠胃极度不适,留在酒店卧床休息,李蕴就落了单。

她不想和团里其他小孩接触太多。

——小孩子,特别正是小学、初中这个阶段,是树立自尊和自信最关键的时期。

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靠打量他人的穿着,在心里打上一个代表着对方家庭条件优良中差的分数,然后表现得若无其事和对方相处,或是看透在外条件根本代表不了什么,自然相处才是真的。

他们会大咧咧炫耀自己家里经济良好,“我的鞋要两千块”,“我家住三层别墅,后院带泳池那种”,然后问别人“你吃过米其林吗,我觉得那餐厅也就那样”,遇见条件比自己略差的,就用语言表示鄙夷,要是条件差太多的,还会加上行动上的远离。

国际夏令营的费用不低,愿意花钱让孩子来的家庭非富即贵,本来就早熟。

况且一个团里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同地区的学生自然抱团,游学团的日常状况可想而知。

李蕴从小就觉得同龄孩子幼稚,对攀比炫富的行为更是反感,所以即使落单在酒店周围闲逛,也不愿加入其他小组。

遇见奥罗拉就是在那天。

午后,李蕴独自一人离开酒店,随机坐上最近一趟有轨电车,又随机在某站下车。

欧洲的建筑对不懂的人来说,见多了就都长一个样,李蕴随便拍了几张照片,就进商店购买纪念品去了。

北欧有不少河流湖泊,处处能看见停着船和游艇的港口码头。绕过一栋棕灰色的房子,停着几艘白色游船,有天鹅勾颈梳羽的开阔水面出现在眼前。

天气变幻,细雨落下,在水面荡出细碎的涟漪,溅起的水珠像是煎蛋时蹦出的油点,声音也像,湖边栏杆摸上去湿漉漉的,散发出一股铁锈味。

李蕴停在走廊下,把带着雨珠的伞收起来拿在手里。

她想找个地方坐会儿,避过这场雨。

前面的街边立着一块手写广告牌,雨水冲湿上面的粉笔痕迹,深红深绿和黯淡白色的花体英文看上去复古味十足。

挂在水泥墙外的咖啡店招牌,像玩具缝线处的商标。

国内很少看见这么有格调的独立咖啡店,还是以星巴克为主的连锁店,更能代表一个人的品味高端和消费能力不俗。

李蕴走过去,隔着洁净的玻璃,没看见想象中椅子上坐满商务人士,打电话、谈生意、做方案的场景,而是零星几个人,在一个穿浅蓝色连衣裙、棕色头发的白人女孩带领下,参观墙上挂着的不同照片的画面。

在窗外看了片刻,李蕴推门走进去。

咖啡店的店员听见声音,看过来,露出个友善的笑容。

“美式8克朗一杯,拿铁10克朗一杯,但如果今天你做奥罗拉的观众,就能免费品尝我们的美味咖啡。”

她抬手示意李蕴看那个引导游览的白人女孩,表示她就是奥罗拉。

奥罗拉送走上一批观众,笑吟吟走过来,身上带着欧美年轻女孩独有的、青涩与成熟恰当混合在一起的微妙感觉。

她比李蕴高出半个头,找店员要了一杯拿铁和一杯白水。

把拿铁给李蕴,她歪头笑说:“我今天摄入的咖啡因量,已经足够我熬好几个大夜了。”

奥罗拉抬手,李蕴欣然跟上她的脚步,在她轻声细语的讲解下,了解了这个小照片展的背景。

奥罗拉8岁生日时,作为礼物,收到外公送的一台二手相机,里面留有外公年轻时在火车上工作,经过沿线城市拍到的照片。

有人、物和景色,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外公把这些当睡前故事讲给她听。

这让她对古早照片产生了兴趣,半年后,奥罗拉在跳蚤市场买回来第二个二手相机,里面同样留下了前主人的不少照片。

探究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成了她生活里最大的乐趣。

她想或许有人和她一样,也愿意听听别人的故事,于是从所有照片里选了一百张,写出背后的故事,租下这间咖啡馆,办了一场小小的个人照片展。

参观结束,李蕴征得同意,为她和后面的照片墙合影,作为纪念带回国内,前几年偶然翻到这张照片,才写出《野柳》的初始大纲。

奥罗拉是《野柳》的原型,所以找到奥罗拉,就能证明《野柳》的原创性。

很可惜的是,她已经想不起来,遇见奥罗拉的那间咖啡馆了。

现在唯二的线索,就只有合同里附着的游学路线,以及那张照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