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雨声渐渐小了。
但是季慈音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明月听见季慈音翻身的动静,拿着烛台走了过来。
“娘子,睡不着吗?”
明月的声音温柔,像是一片羽毛在心上拂过。
“我睡不着。”季慈音说道,显露出孩子气的一面。
“我给娘子唱歌好不好?”
明月摸了摸季慈音的额头,笑着道。
明月唱的是一首润州的童谣,讲的是泛舟采莲的故事。
她的嗓子极好,唱起来婉转悠扬。
听起来,好像又回到了在润州无忧无虑的时光。
明月唱完一首,声音渐渐低了下来。
突然之间听到一声细微的声音,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挠纱窗。
明月看了一眼季慈音,安抚道:“没事,我去看一看。”
说完她就要起身。
季慈音伸出手拉住她,叮嘱道:“小心。”
明月应道,轻轻地走过去推开窗。
“娘子,是只小猫。”
季慈音闻声下床走过去,借着月光,看到一只小猫站在窗子下面的草地上。
月亮框在窗子里,倾洒着淡淡的月辉,为小猫的皮毛披上了一层银纱。
它的嘴上吊着一个物件,上面金色的丝线闪闪发光。
季慈音借着柔和的月光,认出来这是之前见过好几次的小猫。
她朝它招了招手,好像在示意它走近。
小猫似乎看懂了季慈音的手势,慢慢走上前来。
季慈音这才看清楚它嘴里咬着的东西,竟然是一个做工精美的蓝色香囊。
它身姿敏捷,望高处纵身一跃,便跳到窗台上。
明月担心这猫发狂,正欲把季慈音护在身后。
季慈音却摇了摇头:“没事的。”
凝视着小猫像琥珀一样纯粹的眼瞳,季慈音不觉得小猫会伤害她。
季慈音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抚摸小猫的皮毛,温暖且柔软。
又似乎是沾到了水汽,猫毛有一些潮湿。
她站在窗子,一下一下地顺着小猫的猫毛,语气轻柔地道:“你来这里干嘛呢?”
小猫松开嘴,把紧咬着的香囊放到窗台上,发出嗲嗲的叫声。
季慈音的心都要被萌化了,又看到小猫用头把香囊朝她拱了拱。
“是送给我的吗?”
季慈音拿起窗台上的荷包,仔细打量。
粉蓝色的面料上面用金线绣着宝相莲花的纹样,边缘绣着一圈宝蓝色的浪花纹,层层叠叠,十分美丽。
荷包里应该曾装过香料,有一种浓烈纯粹的气味,让季慈音感觉似乎在哪里闻到过。
应该是之前调香的时候,闻到过吧。
小猫又叫了一声,似乎在回答季慈音的问题。
“谢谢你。”
季慈音摸了摸它的头,露出一个微笑。
小猫似乎听得懂她的话,又喵喵叫了几声,才一甩尾巴跳下窗台。
季慈音看着小猫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浓重的夜色里,才离开窗子。
季慈音坐在灯下观赏香囊,橙黄色的烛光映照在她的脸颊上,为她清冷的眉眼添了几分暖意。
出乎意料,这个荷包是干的,没有被雨淋湿,应该不是小猫从草丛里叼来了。
“明月,明天你去问问寺里有没有客人丢东西了。”
季慈音把香囊递给明月,懒洋洋地打了一个哈欠。
第二天一早,季慈音正在和季婉一同用早膳,就听到有人在外面敲门。
翠微走过去开门,来人竟是一位僧人。
“阿弥陀佛,各位施主安好。”
僧人朝季婉等人行了一礼,问道:“昨晚有施主的物品丢失,几位女施主可有看到?”
在一旁伺候的翠微摇摇头:“师傅,我们昨晚早早就睡下了,并未有看到。”
季慈音喂如意娘吃了一口粥,放下碗问道:“丢的是什么东西?”
僧人回答道:“据说是一块玉佩。”
送走僧人,季婉才放下碗筷问道:“你昨晚听到什么动静了?”
“没有。”季慈音摇摇头,“只是好奇。”
季婉没再问,而是说道:“明天我们回府吧。”
季慈音点头应道:“我让明月去收拾东西。”
她们已经来大相国寺快十天了,也是时候回去了。
用完膳后,季婉去内室练字,季慈音则陪着如意娘在院子里抛球。
“姐姐,接好了。”
如意娘把手里的彩球抛给季慈音,小脸认真。
玩了一会,季慈音身上出了薄汗,坐在廊下休息,看着如意娘和丫鬟们玩球。
“娘子,明月姐姐问您这个香囊如何处置?”
季慈音房里的春花拿着香囊,恭敬地道。
季慈音看了一眼香囊,过了一夜,它上面的气味淡了几分。
现在拿远了一些,但季慈音还是可以问道鼻子下面那似有若无的气味。
很熟悉。
季慈音拧起眉,心中灵光一闪。
她连忙拿过香囊,里里外外细致地看一遍,心里隐隐有了猜测。
她对春花说:“你先回去,这件事我会处理的。”
春花笑着称是,回去给明月报信了。
清风第一次见季慈音手里的香囊,好奇地问道:“娘子,这是从哪来的,我怎么从没见过。”
“我也不知道。”
季慈音将它收好,问道:“你知道昨晚丢东西的那户客人住在哪个厢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