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监的时间已到,晴儿得抱着圆圆离开了,绿芜只得把怀中之人交给了晴儿。
她强忍着泪水对着晴儿说了一句,“照顾好圆圆。”
几人鱼贯走出牢房后,顾羡之去了别处,明珠则和晴儿一起送圆圆回谢府。
晴儿让明珠在后门等她一会儿,很快见晴儿提了一个食盒出来。
“这个你带回去和顾大人一起吃,里面是绿豆糕和枣花糕还有一份咸肉和一份炖鸡。”,晴儿语气轻快地把食盒递给明珠。
晴儿比明珠大不了几岁,她是由衷地感谢顾羡之能重新审查案情,而她作为一个丫鬟,能回馈的就只是在厨房,拿这些主子吃不完的糕点作为感谢。
明珠忽然脸一红,整个人都不自在起来,因为这使她想起来在京师时,她时常把一些点心分给府里的下人,她的语气也是这般的轻快。
她知道晴儿是好意,可一想到如今时过境迁,她心里又有几分说不出道不明的羞耻心。
“不用了。”,明珠语气坚决,又把食盒递回去了给晴儿。
晴儿一脸诚恳地道,“你不用不好意思的,就当是我这段时间,对你和顾大人的感谢了。”
她那日去找顾羡之时,撞见过明珠四人一起吃饭,从饭菜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经济是十分拮据的,她心想着拿这些给明珠和顾羡之改善下伙食。
明珠之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她又道,“真不用了.....”
晴儿觉得明珠很奇怪,但是她还得回去照顾圆圆,于是她也懒得和明珠说了,就把那食盒强行塞到了明珠手里后,大步地回屋去了。
于是明珠就提着重重的食盒往西院的方向走去了。
出了巷子又经过一处市场,现在是太阳最毒辣的时候,明珠此时已经被嗮的满头大汗,心情也烦躁了起来。
她只得加快了脚步往前走,当她即将走到市场的尽头时,她忽然发现在她的背后有两个乞丐孩子正跟着她。
明珠见状稍一停步,只见那两个小孩围了上来,大声地乞讨。
一股污浊难闻的气味,从他们破烂的衣衫散发出来,明珠急忙用衣袖捂住鼻子。
“给我点吃的吧,姐姐。”
“姐姐,我们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太饿了,施舍一点才的吧,求求你了。”
“姐姐你行行好。”
两个小乞丐''扑通'一声跪下,你一言我一语地祈求着明珠。
明珠被这一场景吓到了,她愣了好久,把额头的汗擦了擦才打开食盒,拿出一些枣花糕递给他们。
两个小乞丐拿到糕点后,坐在地下就吃了起来。
明珠看到这两个小乞丐如此这般,心情变的沉重了起来,她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在她走之前,又各拿出了一些绿豆糕和枣花糕给小七和顾羡之,剩下的全都分给了两个小乞丐了。
紧接着又继续往西院的方向走去,路上又遇到住西院旁的邻居邱大婶,邱大婶还每次都热情地叫她顾大人的书童。
她回想这十多天总是跟着顾羡之去办案,又回想起某天,她无意间听到林灿对顾羡之说,办案要尽量带上大小姐,不要让她有心思去胡思乱想,去寻短见。
想到这些她的心情就好了一些,因为食盒而造成的羞耻心也消退了,明珠在心里默默地想,“我一定要好好活着,要等着京师那边的消息,等着大哥回来!”
回到了西院,明珠把糕点递给了小七,她自己则回房间休息去了。
躺在床上小眯了一会儿,又被院子外那满树的蝉吵醒了,明珠就起身去大厅倒水喝。
明珠在倒第二碗水时,不小心手一滑,把水壶摔落在地,她赶紧把水壶拿起,又发现一旁的盒子中装着的红豆手链也被打湿。
明珠把盒子中的水拿到院子倒出,可再认真一看发现那个鹅黄色的荷包已经染上了一层深深的红色。
明珠新生奇怪,把荷包中的手链拿了出来,只见手链正滴着红色的水下来。
明珠心想,莫非这是染色的红豆?又打来了一些井水,把链子清洗了一次,果然一洗就洗出了更多红色的染料,洗完一看依旧是红色,明珠不明白这商家为何要在本就是红色的链子上,再涂一层红色的染料的呢。
可她在拿起链子细细一看,只见有好几颗珠子上面都印有字,这几个字分别是'入骨相思知不知。'
明珠觉得奇怪,又把屋内另外一条手链也拿了出来,用井水一清洗,果然也洗出了红色的染料。
明珠又拿起来看,上面的珠子也印有字,分别是,'玲珑骰子安红豆。'
这是唐朝诗人温庭筠写的诗,明珠心想,这手链定是卖家二手收购的,再涂了一层染料当做是新的卖出去。
明珠又吟起了整首诗来。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明珠再认真一看,这链子刻上了这几个字倒是显得更有意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