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无边的绿地,伴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一个迎风奔跑的少年,被风带起的衣角翻飞,肆意张扬,半山开满了红色戎葵,零星几笔便绘出了漫山的枝繁叶茂。
顾成伍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本来想把一家人都加在里面,实在是来不及,你凑合着看吧。”
顾淮看着画中的那个孩子良久,抬手把画挂在了床边,用着两个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我会的。”
相较于褚国和东宣两国之间的剑拔弩张,边城民众显得平和许多,以武陵城为中心的东十三城拥有自主管辖权,商贸交易经由此处游走于两国之间,使得城与城之间关系逐渐紧密。
年关刚过,邺城城主便带着拜门贴敲响了燕城的大门。
顾成伍和顾淮刚刚下了晨功就被喊去了顾家老宅,一番梳洗打扮过后两人精神饱满的坐在了宴厅中。从来都是练功服打扮的两人第一次看到对方一身的华贵模样,眼神都不敢对到一块儿去,生怕在这样正式的场合笑出声来。
顾江和文贞夫人今日都穿得很郑重,坐于主位,三个儿子在下面端坐一排。
顾成伍悄悄凑到顾玄和旁边小声道:“大哥,今天这是什么宴啊?”
顾玄和低声道:“邺城城主来访,是家宴。”
“又是家宴。”顾成伍悄声嘀咕,见上面顾江扫来的视线,连忙坐正了身姿,目不斜视。
随着仆人的引路,邺城城主携妻子以及一双儿女入了宴厅。
城主看着有些文弱,留了一缕胡须,夫妻二人都是十分面善的长相,一双儿女年龄和顾淮差不多大,乖乖巧巧的跟在父母身后。后面还站了六七个人,均是一席正装打扮。
顾成伍借着人多遮挡,悄悄捅了一下顾淮,“你说后面这些人是干什么的呀,不是说家宴吗,他家人可真多。”
顾淮举起茶杯,借着袖子遮掩,小声和顾成伍说:“是使臣,可能会在燕城停留一段时间。两城相交,怎么可能只是简简单单吃顿饭。”
顾成伍一脸惊诧的看着顾淮,“可以呀,你这话说得居然还有点水准。”
顾淮只是咳了两声示意,顾成伍立刻转回了头,眼观鼻鼻观心。
所有人都落了座,顾江举起了酒杯,“邺城诸位一路奔波尤为辛苦,今日家宴,大家不必拘礼。燕城地偏,略备薄酒以表寸心。”
顾成伍和顾淮正对面坐的就是邺城的那对双生子,两人容貌并不相近,但是使筷都用的是左手,行为举止仿若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顾成伍看得有趣,朝顾淮示意,却发现顾淮正盯着对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看得出神,半天都没动筷子,连顾玄和叫他的声音都没有听见。
直到顾成伍拍了拍他的手臂,才将顾淮唤回神来,他这才发现宴会上的人都在看着他的方向。
顾江沉声道:“小儿子以前一直养在都城,还不太适应这里,让他自己介绍一下吧。”
顾淮立刻反应了过来,整整衣领起身拱手说:“晚辈顾淮,见过各位大人。”待顾江点头后才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不愧是镇平侯,几个儿子都生得风度翩翩,颇有您年轻时候的风范。”一个头戴官帽的使臣起身恭维,而后话锋一转,“不知几位公子可有婚配?”
文贞夫人神色平常,“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主见,良缘难觅。”
“哎,夫人可不能这么说,这婚姻大事自古就该是父母做主。我看这位小公子和我们城主千金倒是郎才女貌,般配得很。”那使臣显然酒过三巡已经头脑含糊,对着两个孩子竟越说越不得体,“感情就是要从小培养才好,邺城与燕城本就关系紧密,如果能亲上加亲,不更是一桩美谈。”
文贞看了看顾淮,见他目光沉沉的盯着一直在滔滔不绝的使臣,便只是掩唇笑而不语。
邺城城主干笑了两声,看向自家女儿,“鸢儿要不要和你顾淮哥哥打声招呼?”
小姑娘听到这话,顿时羞得直往母亲身后躲,耳根都涨得通红。
“你看,小公子都要把人看害羞了。”那使臣不依不饶的冲他们打趣,连身旁同行人的眼神示意都没注意到。
顾淮突然很认真的看向使臣,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顾玄和预感不妙,却没有来得及阻止,就见顾淮指了指邺城城主的儿子,“若说般配,我倒是觉得他更合我眼缘。”
此话一出,整个宴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使臣张着嘴但从里面没能发出一点声响。被指到的城主之子惊得筷子都掉在了桌上,抬起头目光呆滞的看向顾淮。
顾成伍愣了一瞬,在笑出声的前一刻连忙低头用手掩住了脸,作沉思状,却掩不住笑得颤抖个不停的肩膀。
顾玄和看着两个弟弟,忍不住扶额,甚至不敢去看父母和对面邺城城主的脸色。
“胡说什么!”顾江沉着脸斥道,“玄和,把他带下去。”
顾玄和立马站了起来,得到赦令一般拉着顾淮的手臂便将人带了出去。顾成伍笑得脸都要埋进碗里,还不忘偷偷冲着顾淮离开的身影竖了个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