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里发往镇上的客车客次一天只有三趟。早上、中午、下午。
整个下午也只有这一趟。
这一趟客车没赶上就只能走着回去了。
售票员站在车门处问道:“同志,要发车了,你还下不下车了。”
售票员和售货员是最眼尖的,罗永民同志的气质形象看着就是工人同志,售票员态度也没那么冷硬。
在售票员的催促下,罗永民同志只好放弃了交代事,走下车:“下。麻烦了同志。”
售票员动了动嘴,等罗永民一下车,就跟司机说道:“到点了,梁师傅开车吧。”
司机同志没说话,关门、踩油门,很快客车就开动,朝镇上驶去。
罗以娇转过头,跟罗珍嘻嘻哈哈。
整个车上大都是一个村的,一路上热热闹闹的说着话,罗以娇趁此还听了不少八卦。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同志们,东家长西家短,连自己家的闲话都到处说,说儿媳妇、孙媳妇等等。
很符合罗以娇对三姑六婆们的固定印象。
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有这种拿家事出去说的。
她有点搞不明白,自家的闲话有什么好传的,很多人在说的时候,好像说的人不是自己家的,也忘了一点,被人笑话的人也是自己家的,事情被传开了,自己也同样会跟着丢脸。
现在说儿媳、孙媳不好,别人听了顺着附和几句,回家就把这事给宣扬了,转头还会骂是她自己不会挑媳妇,识人不清,骂人高级点的,还能阴阳一句有什么样的婆母,就有什么样的媳妇。
图这一时爽快,好像是心里出了口气,事实上完全没用,反倒给家里招黑。
罗以娇凑到罗珍耳边:“你那个婆婆怎么样啊?”
果然有句话说得好:挑一个男人,看他好不好,得看他的家庭。
如果他的家庭和睦,父母善良,那他大概率会是一个好男人,如果他的家庭父母不和,鸡飞狗跳,互相指着,那即使这个男人很好,也要考虑清楚。
父母长年累月的不和,家里不和睦,嫁过去后很难不会卷入这些纷争里,毕竟整天都住在一个屋檐下,遇上这种矛盾根本躲不开。
就算不住在一起,有些当父母的为人自私,还会跟着来,说什么“这是我儿买的房子”等等,照样能把人卷进去,这时候男同志没有处理纠纷的能力,只会躲闪和懦弱,让忍一忍,更让人窒息。
罗珍的对象听着还不错,勤快能干,也有主意,就是不知道他在处理这些家庭纠纷上是不是也有主意。
罗珍摇着头:“我不知道。”
罗以娇都替她捉急:“你怎么能不知道呢?你以后嫁过去可是要跟她打交道的。”
罗珍问:“那怎么办?可是之前相亲的时候说了,等我们结婚就自己过。”
罗以娇:“话虽如此,但他现在房子建好了吗?没建好你是不是还得跟你婆婆和嫂子们住一个屋檐下,不还得跟她们打交道?”
说让小两口自己过,意思是分家呢,还是只是不管年轻人挣的钱呢?
罗珍默了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