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村坐落在翼州城西南方向三十五里。
这个方向是向阳山的东北角,山脉在翼州城附近已经化为平原,但还有少量丘陵起伏。在丘陵山脉之间,长着茂密葱郁的树林,配合大山,遮掩着山间的道路。吴家村坐落在丘陵之间的山坳里,也在山上放羊,也在丘陵之间耕种,附近有树木遮挡,平日不容易找到。
有两条主要官道经过这个方向,一条紧贴着向阳山北侧往徐州去,另一条经过吴家村附近,往东南方向兖州去。两条路都距离吴家村不远,同时也不直接穿过村落。这使得战争时候,在吴家村屯兵能够极大影响这两条官道的运输和通讯,而吴家村本身易守难攻,背靠大山,一旦被人占了先机,情况会变得相当难搞。
因为吴家村是一处战略要地,现在朝廷派出了一位金丹修士,带着一队筑基练气和两千凡人士卒,直往吴家村去扫清当地的叛军势力。
不幸的是,吴家村真的有叛军势力。有相当不小的一个归元据点在这个交通便利但隐藏不易被发现的小村子里。
归元是叛军,又不是纯种大窝囊,之前退让很久也没落个好处,当然不能全部人一直卷铺盖逃跑。他们把能销毁的文件信息都销毁,聚集了附近几个村庄的缺满修士和归元势力,誓要抵抗到底。
卓映秋和衍之到的时候,这个曾经开发了许多水利技术的村子正在积极备战,有百十个炼气期和筑基初期的缺满带着各种炸死人的法术在村子附近构筑陷阱和防御工事。建设了各种试验法术的石头阵盘还在山脚下堆着,村子周围已经架起了用围栏篱笆等材料拆开重建的竹子木头围墙,村民们乱哄哄地,正准备收拾家当避祸。
村里的缺满对卓映秋和衍之很警惕:“什么人!”
“我们是景行仙尊的人,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卓映秋举手示意自己没有恶意,但村里缺满不信,很快聚集不少人警惕地围过来。他们在这群人里看见了一个熟人。
“恩公!仙子!”长发用布巾包起来的韩二娘见了两人,从人群中惊喜地走出来,“两位怎么来了!”
卓映秋和衍之也认出她,上次在她家,恒氏的纨绔子弟看上她,想要逼迫她就范,还是卓映秋和衍之把那家伙打死了(。
周围的缺满见是熟人,便散开了。韩二娘拉着两人讲述这十几天的日子。
说来也不复杂,之前那恒家公子被卓映秋和衍之打死之后,村里为保护韩二娘,扣下了陪那纨绔送粮食的家丁。恒家几天没得消息,过了好些日子才查到他们过来了韩姑娘村子,派人来问话。
村里人自然装不知道,但恒家来的人有修士,用灵力探查一番,自然查到那几个人被窝藏,当时便大怒,要打杀韩姑娘和村里人,以振奋恒家的威风。
好在这时候附近归元的人赶来,把那几个修士打似了事。但这样韩二娘便更加和归元叛军联系深入。过了十几天,恒家没再派人来找事,倒是朝廷军队到了。韩二娘村子和归元有交流,也用了归元法术。为了保护村里人也为了自保,她得知朝廷要攻打吴家村,归元也打算在此处迎击,便自告奋勇过来了。
“你不用担心恒家了。”卓映秋听罢,想起了一些事情,“七八天前,我师父来了翼州城。本地几个修士家族追鲨我,师父已经把他们领头的修士和作恶多端的族人都鲨了。”
“……啊?”韩二娘看着她,目瞪口呆:“……仙子的师尊是……?”
“我师父是合道仙尊,道号景行。”卓映秋目移:“不要太指望他了,眼下这些事他不会出手的。”
没有人提出过要指望仙尊插手这些凡人事情,听见合道两个字韩二娘就快晕过去了。
她在村里长大,刚加入归元,没听说过景行仙尊。但从百里外据点派来的归元修士知道,有两人凑过来,很快对上了卓映秋和衍之的身份。
“向您赔礼,那夜翼州城的金丹要对您不利,我们势单力薄,不是金丹对手,因此没有向您伸出援手,请您恕罪。”两位归元中领头那位向卓映秋行礼请罪。
卓映秋一方面惊讶这里面也有归元的事,另一方面也不责怪他们没在四个金丹的车轮战下保护自己,摆手“没事”。
那归元修士便问她:“仙子此番可是要和我们共同抗敌?”
“我听说朝廷要来进攻吴家村,有些担忧,想来看看。”卓映秋想了想,“但我是师父的弟子,不便直接和朝廷军起冲突。我帮你们可以,但不能因为我擅自行动把师父牵扯进来。”
“应该的,仙子能如此挂心我们就感激不尽了。”归元表示理解,又搓手手,“但我们这边确实人手不足,也没事,仙子本也不是归元的人,不插手也是应当。只是接下来我们恐怕和朝廷军有一场恶战,仙子现在留在村里,恐怕到时候难寻清净地方。我们正在派人护送村里的百姓走后山道路去到安全之处,如果仙子不嫌弃,您可以和百姓们从不引人瞩目的小道一起离开……当然,我们也有些私心,如果这一路上遇到山匪或是什么意外,也想请您行个方便,为村里百姓搭把手,只要保护他们从山坳另一头出来即可。”
这确实不难。
卓映秋和衍之对视一眼,他们知道这是归元在趁机拜托两人帮忙护送,但人家话说的好听,请求也不过分,两人也不很抗拒。
闲着也是闲着,他们来看情况,留在正面战场上确实怕对仙尊清誉有损,带着百姓从后方转移刚刚好。
两人点头,接下了这个工作。
……
前面说过吴家村背靠向阳山尾巴的一些小丘陵。
这个小丘陵是相对于向阳山脉来说的,对吴家村的百姓来说,构成山坳的部分是正经的土石山。高出能距离平地几百米,山石之间的小路高低曲折,草木掩映之下颇为难走。
吴家村百姓撤退走的这条路是村民平日里进山砍伐树木、放羊、摘山货踩出来的,在山里绕两个时辰,能从山脉尾巴另一头的山坳里出来。本地人比卓映秋和衍之熟,要不是修士有法术,他们走的都比两个外来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