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五更天。
随着更夫锣声起,澍阳城里的百姓络续醒来,身着新衣,贴上新桃,准备年饭。若瞧见邻舍,关系尚可,还会乐呵呵道一声新岁万吉。
天光大亮,坊间一片喜庆热闹,炮竹声此起彼伏。
镇国公府,望梅院。
蔡昭忆收拾妥当,刚走到内室门口,噼里啪啦声猝然响起,身后随之飘来略不满的一句:
“这才几时就放炮竹,能否让人睡觉了……嗯?”
蔡昭忆听到声音,顿步回头,只瞧一只手将床帐撩开半面,露出一张清丽却困倦的面容。
白清心撩开床帐,看到门口穿戴整齐的蔡昭忆,整个人往床边一趴,左脸贴着手臂,阖眼,懒洋洋问道:“昭忆,你今日怎也起这么早?”
“习惯使然。”蔡昭忆走回床边,撩起另一边床帐,温柔道:“表姐,今日除夕,炮竹声一时半会儿不会停,你可要起来看我练武?”
“看你练武多没意思。”白清心嘟囔一句,缓缓睁开眼,翻身,看着蔡昭忆道:“昭忆,你我一年不见,不若今日……我陪你练?”
蔡昭忆立即会意,轻轻一笑:“好,那我在院里等表姐。”
辰正时分。
冯妈妈带人到望梅院,请蔡昭忆与白清心到正堂用早膳,谁知,刚至院门口就瞧两位姑娘大打出手。
表二姑娘与二姑娘感情甚好,今日又值除夕,她们二人怎会……
冯妈妈诧异间,瞥见石桌旁平静观战的桃月和多善,想也没想提步朝二人走去。
桃月余光瞥见冯妈妈几人,远远行了一礼,待人到跟前才唤了声:“冯妈妈。”
冯妈妈点点头,看向院中难分伯仲的蔡昭忆二人,低声问:“二姑娘和表二姑娘这是怎了?”
“回冯妈妈,姑娘是在与表二姑娘切磋武艺。”
原来是切磋。
冯妈妈听了桃月的话,神色肉眼可见地放松下来,紧接朝着蔡昭忆二人大声道:“禀二姑娘,早膳已好,请姑娘和表二姑娘移步正堂用膳。”
蔡昭忆闻言,侧闪挡住白清心的左拳,顺势握住直击面门的右拳,温声:“表姐,用早膳了。”
白清心收回拳头,揉揉胳膊,欣赏地看着蔡昭忆,道:“一年不见,你武艺增长不少!他日若想,定能像卫将军一样,披甲上阵,保家卫国!”
蔡昭忆气息缓匀,喝了口桃月递来的热茶,“表姐就别打趣我了,你知道,我志不在披甲上阵,而在为民做事。”
“为民做事。”
蔡昭忆听见白清心的应和,愣了下,偏头与其相视一笑,捧着汤婆子,动身往院外走。
路上,她忽而想到什么,询问:“表姐,今年秋闱,你当真想好了?”
白清心抿唇,点头重重“嗯”了声,目光一转,落向远处,飞在天上的红色纸鸢,平静道:“眼下边关局势不稳,哥哥一人驻守,我心内担忧。若今年秋闱得中,来年就能参加春闱,春闱过了,我便请命到青常关与哥哥一起驻守。”
“那舅父舅母……”
“有你在,来日……”白清心顿了顿,笑道:“我和哥哥才无后顾之忧。”
蔡昭忆听懂话里意思,本想再劝劝,可她清楚,表姐和她一样,凡是心里认定的事,哪怕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一丝。
她心里纠结许久,最终应道:“表姐放心,来年你过了春闱,我便将舅父舅母接到府里与我同住。”
白清心闻言,一把搂住蔡昭忆,小声说道:“我就知道,昭忆不会当母亲的说客,让我放弃心之所向。”
“舅母也是担心表姐……”
说话间,迎面走来一名丫鬟。
丫鬟看见蔡昭忆等人,快步上前行礼,“奴婢见过二姑娘,表姑娘。”
蔡昭忆微微颔首,下秒,丫鬟递来一封信,说:“禀二姑娘,这是方才一名黑衣姑娘送来的信,说请二姑娘亲启。”
“这会儿送信,许是有要紧事,你且看,我先过去。”白清心收手,扫了眼信,转头看向冯妈妈,“冯妈妈,您不如同我一起过去?”
“也好,二姑娘,老奴先行告退。”冯妈妈说罢,福一礼,带人随白清心主仆离开。
待人走远,蔡昭忆拆开信,信上只有一行字,她看过,转手交给桃月,淡道:“去烧了。”
桃月掠了眼信上内容,应声“是”,转身朝望梅院走去。
未几,正堂。
蔡昭忆顺阶而上,便见堂内,父亲坐在主位,舅父舅母坐在父亲左下首,而二哥蔡晟此时站在舅母跟前,双手接过舅母给的红色如意纹荷包。
坊间有传,除夕之日,长辈若用红色绣如意纹的荷包装银两,在第一顿年饭时给家中晚辈,则能让晚辈新一年里红红火火,万事如意。
蔡昭忆踏入正堂,刚好蔡晟从面前经过。她与其相视一眼,颔首致意,顺势往右一瞧,瞧见满脸欣喜的蔡若薇,嘴角不觉扬起。
待蔡晟到蔡若薇身后站定,她收回目光,动身到蔡淮远跟前,抬手行礼,“女儿见过父亲。”
蔡淮远仔细打量蔡昭忆,见她比腊日那次瘦了许多,眼底满是心疼但面上不显,仅递去一个红荷包。
蔡昭忆双手接过,“多谢父亲,愿父亲操劳之际珍重身体,新岁万吉,事事顺安。”
蔡淮远点点头,“去拜你舅父舅母吧。”
“是,父亲。”蔡昭忆应罢,转身走到白玉铖跟前,行礼,“昭忆见过舅父。”
白玉铖颔首,满眼怜爱地看着蔡昭忆,递去一个荷包。
“多谢舅父……”蔡昭忆接过,话说一半,就见白玉铖又递来一个四方盒子,耳边随之响起一句:
“这枚玉佩是十四年前除夕放在我这里的,按约定,今日该物归原主了。”
十四年前?
约定?
蔡昭忆疑惑地抬头,看见舅父微微点头,视线复落到盒子上,两息,她伸手接过,“昭忆多谢舅父,愿舅父福寿安康,新岁万事胜意。”
白玉铖满脸欣慰,语气温和道:“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