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护城一路向西,肉眼可见越来越干燥,达贺西更是一座矗立在戈壁之上的石城,即使此刻已是深夜,夜风中仍能感受到淡淡热意。
团圆走进来,躬身道:“殿下,夜已经深了,明日还要早起,请早些安歇罢。”
戈壁滩上的日光太过猛烈,每日需要早早出发,才能完成预定的行程。庾昭明收回目光,转身道:“那就安置罢。”
于是窗户放了下来,帷帐低垂,灯火如豆,繁星闪烁,沉沉睡去。
第二日清晨,天色刚亮,在达贺西主官的恭送中,庾昭明纵身上马,向西而去。
****
那个拥抱后来其实并没有持续多久,博彤虽然短暂放任了自己的软弱,最后却还是找回了理智。在进入延庆坊之前,她挣脱了博嘉的拥抱,说到此为止吧。
到此为止这四个字让博嘉的脸颊出现了一丝颤抖,但他仍然慢慢放开了博彤。
博嘉肩膀离开的那一刻,有一瞬间博彤只想伸手再揽住他,但她深深吸了一口气,转过了头。
博嘉没有坐回去,只是半蹲在博彤身前,握着博彤的双手。马车终将停下,车门必将打开,他们也终究只能成为博嘉与博彤。
在丞相府修整了几天后,博夫人召唤博嘉,询问三哥常平伯派遣博嘉上来的用意,以及筹备博彤嫁妆的打算。
依照博夫人的意思,嫁妆最好在都护城筹办,甚至最好也从都护城出嫁,反正常平伯府在都护城也有一处宅子,收拾布置起来即可。之所以这样考虑,一是就近方便,二还是为博彤婚后着想,距离过礼还有大半年时间,与其让博彤回赭石城,不如趁这段时间多与庆亲王往来。
但再多考虑,也只能是建议,毕竟她只是博彤的姑姑,不能就此替她三哥决定。
她做好了说服的打算,哪知博嘉并不需要说服。“我想,彤儿的嫁妆,还是在都中筹备。”
“这是你父亲的意思?”博夫人问。
“父亲还未决定,不过这两日我在东西市各处看了看,觉得比之赭石城,都护城的东西还是更新更全一些。”
“这是自然。”博夫人笑道,“不过,你最好还是再问一问你父亲。”
博嘉应了一声是,又说:“关于过礼出嫁之事,虽然姑姑姑父是至亲,但我想还是在自家完礼为好。都中的宅院这几日我会命人收拾起来,届时我和彤儿先搬过去,再候父亲母亲他们入京。”
博嘉的两个想法就这么完美契合了博夫人的考虑,博夫人自然一喜,随即又有些疑惑:“这些是你出来之前你父亲和你谈过的,还是你自己考虑的?”
博嘉恭敬道:“出门之前,父亲与小侄略谈了谈,有一点意向,更多是小侄过来之后,询问比较之后确定的想法。当然,一切还要待父亲的决定。”
虽然有最后一句话,但博夫人还是隐隐听出了一层深意:在常平伯府,博嘉已经可以做得了他三哥的主了。
这个认识难免让人心绪复杂,她看着眼前这个神态恭敬的青年,以前她觉得博嘉要当家作主,至少得等三哥真正年老之后,却没想到,不过短短一年,博嘉就已经立了起来。
虽然理智上已经接受,但情感上她仍然生出一种眼睁睁看着鸠占鹊巢般的寒凉感。
面对姑姑的打量,博嘉静静坐着,他眉眼深邃,沉静的神色里似乎对一切都有所明了,又仿佛全然不知。
博夫人终究收回了目光,沉吟之后,说:“你所说的,也正是我所考虑的。不过,关于你和彤儿搬回去之事,还是等你们父亲母亲来了之后再说。你们毕竟还年轻,家中没有大人在,一切多有不便。”
博嘉没有说话,他的沉默超出了预期,博夫人不免奇怪起来,但博嘉最终起身道:“姑姑考虑得是。”
博王后也知道了博嘉的到来。她和高昌王说起了三叔家对于博彤出嫁的打算。“赭石城距离都护城太远了,三叔他们想就近在都护城准备出嫁事宜。”
高昌王明睿透彻,体贴世事人情,自然明白博家的考虑。“可以,”他说,“就让他们在京中发送博彤出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