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重,车马辚辚。马车里有一盏小灯,光芒微弱,却把人的身影照得极大极重。庾昭明端坐其内,双目微阖,半明半暗。
蹄声得得,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
丞相府马车内,也有一盏小灯,光芒微弱,却有人受不住这样的光亮,双目紧闭,任马车晃动,也不肯睁开分毫。
博嘉半张脸都在阴影之中,眼睛却因此越加明亮,任马车晃动,仍一瞬不瞬的看着眼前的博彤。
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博彤终于恼火起来,她狠狠睁开眼,瞪着博嘉:“不准再这么看我!”
因为泪水,她脸颊上的皮肤有些紧绷,说话时被这紧绷牵扯,显出两分色厉内荏的意味来。
在博彤面前,博嘉从来纵容。尽管他想再贪婪些,却仍然依言垂下了目光。
看他果然听从,博彤心里又不满意起来,她说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是觉得上天入地,四面八方,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她伸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你为什么上来?”她终于闷声问。
“姑姑写了信回去,说你已经选为庆王妃,父亲便让我来接你回家…”待嫁两个字,终究没能说出口。
他不说,可博彤听得明白。她无声一笑,放下手,说:“我不回去。”
博嘉很平静,仿佛博彤说的都是气话:“今天太晚了,这件事,我们明天再说。”
“我说了我不回去!”博彤忍不住吼了起来。
博嘉慢慢闭上了嘴,这个时候他脸上那些原本不被注意的凹陷突然就明显起来,几个月时间不见,他身上那种少年气已经完全褪去,变成了一个全然的青年,清瘦,沉默,骨节分明。
仿佛一段原本跳跃的河流,驶入了深不见阳光的峡谷,再也无法挣脱。
终于意识到这些变化的博彤忽然感到了一种钝痛,这不是她熟悉的博嘉,博嘉是赤忱的,是丰莹温厚的,是哪怕隐忍,也会带着少年气看着她叹息……
博嘉就这么看着博彤,忽然他倾身向前,半跪在博彤面前,车厢空间因此变得拥挤而狭窄,他半仰着头,向博彤伸出手,说:“彤儿,今天下午我才赶到都护城,我在王府门口等了两个时辰,我很累,抱一抱我,好不好?”
博彤一动不动,她垂眸看着近在眼前的脸庞。博嘉于是半起身,紧紧抱住了博彤。鼻腔中满是熟悉的,属于博嘉的清新又浓烈的味道,博彤终于闭上双眼,落下泪来。
****
经过连日驱驰,庾昭明和康国使者一行终于抵达了边陲小镇达贺西。过了达贺西,便出了高昌国,进入何国地界。
正是日暮黄昏,提前接到消息的达贺西主官率众出城迎接,将庾昭明一行迎入城内,一直迎到了官署。官署内宴席已备,主官面色有愧:“弊地城小人稀,偏僻之所,只能凑出如此席面,实在惶恐。”
庾昭明扶起城守,说:“如此即可,不必铺张。”
席罢,城守亲自将庾昭明送入院落安歇,然后殷勤告退。洗漱之后,庾昭明唤来了彭重。“使者一行安歇了吗?”
彭重拱手答了一声都已歇下了。庾昭明点头:“夜间值守防卫你多警醒留神,不要有任何疏忽。”
彭重应声而下。
一丝晚风吹了进来。庾昭明推开窗户,向外看去。小小庭院内灯火通明,侍卫们戒备的身影清晰可见。半个月前,他拜辞父王,带着一众属官和侍从护卫动身启程前往康国。
自去年曹国大王子在千秋节上提起白山北道联盟之事起,至今已整整过了一年,如今终于到了当面会谈的时刻。会盟地点定在康国首都卢塔,白山北道各国,高昌,何国,石国,康国,曹国都将莅临参会,缔结盟约。
缔结盟约的一应条件早已在频繁的使者往来中确定了框架,这次庾昭明率众过去,所要做的不过是一些细节的最后商讨,以及盟约的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