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杨澜做事向来迅速,当天下午便带着礼品去找了王叔。
他的运气真的很好,他去的时候,王长军正好在家里,说是每十天都会回来一次给收菜的村民结账。
杨澜拿了一只公鸡,在村里算是非常重的礼了。
王夫郎给他端了糖水,一如半个月前,但是这次两人的心境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尤其是王夫郎,这段时间杨澜的改变他都看在眼里,很是欣慰,所以现在也真心的当他是小辈了。
杨澜坐在桌上,喝了口糖水,开门见山道:“这次来是有事想请王二哥帮忙,我夫郎想在镇上摆个小吃摊,但是我们什么都不懂,所以就来请教请教。”
他说的很谦逊,王长军听了很舒坦,一点没有藏私,将他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杨澜这才知道,在镇上摆摊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摆的,这里还有许多学问。
首先是位置。
石镇边上就是运河,北边有个不大不小的码头,来往人多,经济发展还算不错。
因为码头的缘故,北大街的客流量相比于南大街好了不少,许多过路的商人以及镖师都会在北大街吃饭。
王长军道:“至于南大街,就是镇上居民聚居的地方,一般蔬菜店、肉店、杂货店的生意更好,小吃摊比较少,生意也不太行。”
杨澜点点头,他和林乔是想做小吃生意,看来得去北大街才行。
其次是摊位费。
石镇太守是个清廉办实事的好官,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将镇上乱收保护费的小混混给处理了,在那之后,摊贩的生活就好过不少。
尤其是北大街,里面人员复杂,许多不是本地人,每日都有衙役巡逻,安全很有保障。
“如果仅仅在街边租一个摊位,一天只要十文钱。多交十文,就能把锅碗桌椅等物件存在在官府看管的仓库里。”王长军又道。
“这倒是不错。”
喝了一口水,王长军问道:“杨童生可是想好了要卖什么?”
杨澜摇摇头,他只是有个大概的想法,具体卖什么还需要跟乔哥儿好好商量商量。
王长军点点头:“那你可以找个时间去镇上看看,顺便把摊位选好。”
“多谢王二哥!”
从王家离开,杨澜脚步轻快,了解的越多,他越觉得摆摊这事可行。尤其是石镇治安条件很好,等他去了书院,也不用担心有人欺负两个哥儿。
张氏和乔哥儿已经在院子里等候多时,见他回来,立马就围了上来。
“怎么样了?可行吗?”
杨澜笑了笑:“当然可行。”
说着,他便把杨长军告诉他的东西都讲了出来。
张氏和乔哥儿听完,眉头也舒展了不少,觉得或许他们真能做到。
“明天我们就去镇上看看摊位。”杨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