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天色晴朗,是个好兆头。
张氏和乔哥儿迅速给家里的猪和鸡喂好食,回到前院,杨澜的粥也做好了。
匆匆喝完一碗粥,三人便往王家去了。
上次去镇上是中午,没什么人坐车,村里人都喜欢早上去。因此这天他们到的时候,马车里已经坐了好几个人。
杨澜扶着张氏上了车,那几个人的目光齐齐看了过来。
张氏很不自在的朝他们笑了笑。
很快杨澜和乔哥儿也坐了上来,大家都看着他们,表情有些一言难尽。
杨澜抽了抽嘴角,好像有点害怕还有点羡慕。
他不知道的是,昨天在杨新龙家发生的事已经在村里传遍了。尽管族老们再三叮嘱家丑不可外扬,架不住杨新龙家有个大嘴巴的邻居。
这年头宗族长老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除了个别很混账的,根本不会有人公然跟族老作对,至少在柳叶村是这样。
但是杨澜为了自己的阿爹和夫郎,竟然直接和族老叫板,无视族老的示好毅然和宗族断绝了关系。
在座的都是女人和哥儿,对他们来说,宗族更多的是束缚而不是保护,因此对宗族并没有太多归属感,更多的是恐惧。
因此,谁不希望自己能有个跟杨澜一样的夫君或者儿子?
杨澜还不知道,因为昨天那件事,自己已经撕掉了不学无术、不孝父母的标签,变成了好丈夫好儿子的代表。
此时他顶着一溜诡异的目光,心里直犯嘀咕。到了石镇门口,大家相继下车,他才松了口气。
“澜小子,你去长军店里找他吧,让他带你到处看看。”临别前,王叔说道。
杨澜谢过王叔的好意,却没有答应。
上次他去王长军店里买过种子,知道里面的生意很不错,店里忙活的只有王长军夫夫两个,他去找人,岂不是给人家添麻烦。
见状,王叔也没有勉强,只说要是有任何困难,就去蔬菜铺子。
杨澜自然应下。
告别了王叔,父子三个便直奔石镇北大街。
上次他和乔哥儿只去了南大街,如今到了北大街,才知道自己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北大街从街口到街尾,放眼望去,全都是商铺。
“夫君,你以前在镇上读书,从来没有到这边来过吗?”乔哥儿好奇的问道。
杨澜点点头,原主还真没来过。
原主虽然贪慕虚荣而且好吃懒做,但是意外的很守底线。小的时候在隔壁村秀才家里念书,秀才便给他灌输了千万不要去北大街的思想。
于是,原主从小到大都坚定地认为,北大街就等于妓院等于赌博。
他知道家里的情况,还有点自知之明,担心控制不住上瘾,便坚持不往北大街看一眼。无论以前的狐朋狗友怎么诱惑,他都坚定的拒绝了。
为此,他还被人骂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土包子。
看到这些,杨澜不禁嘴角一抽,越发不知如何评价原主这个人。
三个人在北大街逛了一圈,街上人很多,摊贩也多,买各种东西的都有,但还是卖吃食的摊子生意最好。
尤其是大街中央一家卖羊肉汤泡饼的,队排了老长。
走了半个时辰,大家又累又饿,杨澜便带着他们在一个面店坐下,要了三碗大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