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的冷风吹过每个人的后颈,好些人禁不住打了冷噤。
“在哪儿?!”
“你们忘了吗?衣柜。”
待所有人反应过来,问题也随之而来。
陈成冲祁刈挑了挑眉,“你的推测不成立了,空调让你误判了死者的死亡时间。”
李闹忧心忡忡地道:“如果死者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低温,那之前的分析都要推翻重来。”
苏末看向祁刈,他正闭眼思索着什么,眉间有些微褶皱。
“什么意思?”刘池不明所以。
李男幸灾乐祸道:“意思是白忙活了,白干!”
“不对。”祁刈睁眼,“是障眼法。”
众人为之侧目。
“你们别忘了,死者死于氰·化·物中毒。”祁刈故意顿住话头。
李闹急得拍了下手:“这和凶手用空调降低尸体温度,导致我们误判死亡时间有什么关系?”
“氰·化·物中毒的尸斑本该呈现出樱桃红色,”祁刈指尖轻点自己侧颈,“但在低温环境中,颜色会分层——表层暗紫,底层鲜红。”
李男做出呕吐状:“不行了我有画面了……”
“低温下的尸体表层该更暗沉才对,但电梯中的尸体粘膜是鲜红色,说明他没有经历过低温冷藏。”顿了顿,“还有,尸体被放置在低温环境,尸体局部会出现大理石样纹。比如:臀部、背部,这些接触过地面的位置,但我们这具也没有。”
“大理石纹?”李闹困扰地挠头,“你们检查尸体都这么仔细的吗?”
祁刈笑道:“一般来说,只要发现了尸体,我就会想它有没有被冷藏过,因为这是推理小说中凶手最常使用的诡计,这对推测嫌疑人的不在场证明十分关键。”
李男不禁吐槽:“这话说的就跟你经常处理尸体一样。”
孟月问:“大高个儿,照你的说法,电梯里的尸体并没被冷藏过对吗?”
祁刈一点头,摸了下鼻梁,“不过,这事确实古怪。你们想,就算用低温延缓尸体反应,至少也得5℃以下,16℃的空调起不到实质作用。”
“会不会是因为冰箱坏了?”李闹说,“凶手没办法用冰箱冷藏尸体,不得不换成了空调。”
祁刈摇头,“恕我直言,这个冰箱的体积想要放下一具身高在178左右的成年男尸,困难程度相当之高,除非——”
他没有说下去。
李玉怯懦地问:“除非什么?”
有几个已经想到了答案,只有苏末说了出来:“分尸。”
“……”
“冰箱各层的温度还不一样,凶手就算分尸,也要想办法放进冷藏区。”
“我不懂。”孟月转悠到厨房区域,“凶手干嘛吃力不讨好?就算是障眼法,也有点太容易被识破了不是吗?”
李男撇嘴,“说不定他就是个大傻子。”
“那个……”刘池在他们围成半弧形外,弱弱地笑了笑,“我想跟你们说一声……我搬衣柜的时候,空调是关了的。”
李男第一个惊呼起来。
接着是孟月,两只掌心压在大理石的桌面上,“你怎么不早说!”
刘池心虚地垂下了脑袋,“你们也没问啊……”
“所以,凶手在处理完尸体后又回到了案发现场打开了空调?”
“为什么?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有个大胆的想法在祁刈脑海中成型,但他还需要一样东西来验证。他又把目光投向了茶几桌面,停了停,转去了厨房。
大理石台上放着一台咖啡机、一个筷桶。上方敞开的橱柜里摆着两只玻璃杯、一卷保鲜膜,一大袋咖啡豆。
“这家人不吃饭,只喝咖啡。”孟月道。
李玉凑了个脑袋过去,“会不会是搬进来没几天?”
孟月垫脚拿下咖啡豆,粉色的塑料夹封住了封口,她打开来,“好像是……这咖啡豆没用多少。”
“还挺香的。”
“只有两个杯子……我还说搞个咖啡来喝。”
“别了吧?这也不是自己家。”
李男坐在厨房外围的高脚凳上,转着坐骑,嗤笑道:“我说大姐,你也忒不讲究了,这可是凶手家,搞不好就是案发现场,你也不怕凶手下毒。”
下毒?咖啡?
祁刈从筷桶中抽了个钢化勺,舀了一勺咖啡豆出来凑到鼻尖,又将鼻子伸进袋子里嗅了嗅。
“怎么?还真下毒了?”孟月骇然。
不,问题不在咖啡。但和本案核心作案理念一致。
他突然就明白了过来,但新的问题油然而生。
不对,或许这些本就是一个问题,只不过像珠串一样被凶手散落在了房间的各个角落,要想勘破真相,就必须将珠串一颗颗拾捡起来串回到一根绳上。
如此一来便能冲破迷雾,找回事件原本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