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丞相的军事谋略、内政经济都是一把好手,他也是唯一一个入选文武两庙的先贤。
而他最重大的贡献就是把都江堰建成几百年以来,原本只是约定俗成、口口相传的管理、保护、岁修等等的经验总结以官方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同时设专职官员负责管理。
川蜀的情况可以被分作两段:都江堰建成以前,和都江堰建成以后。
都江堰坐落于岷江之上,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岷江的脾气可真真算不得好。】
***
“后人竟认为岷江只是长江支流?!”郦道元一怔,旋即肃色记下,预备日后亲去考察。
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他绝不能容许水经注存在如此缪误!
*
明朝
“何止是脾气不好!”潘季驯听了这话忍不住摇头,“咱们这两条母亲河啊,真真是让我华夏吃足了苦头!”
他看着面前不仅写满密密麻麻的小字,还时有涂改的纸张,心绪飘飞:不知他这“束水攻沙”之法是否能用?
***
【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的水量极不稳定,八成水量集中在雨水多的夏季。偏偏它支流众多,主要水源还来自地势险峻的右岸,一到雨季水流汇聚速度极快,原本的河道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巨量的漫灌!
于是,洪灾就发生了。】
天幕的画面骤然变化:浑浊汹涌的浪潮占据了整个屏幕,下一秒,水龙裹挟着弗可御的自然伟力,将光明吞噬一空!
配合着跌宕的bgm,不仅大量的百姓被吓的面如土色,纷纷跪地乞求上天;还骇住了所有上一刻还在高谈阔论、推杯换盏的巨贾高官、文人墨客。
就连高坐殿堂的帝王也是纷纷变色。
索性庙堂之上还有胆大的在,高喊“护驾”招来大量兵士挡在帝王身前,这才让不少人逐渐缓了过来。
不过也不是所有兵士都派上了用场的。
*
比如赵构的——康履的一句“护驾”甚至都还卡在喉咙里没喊出来,他就发现官家没了影。
这还护什么?!先找啊!
人多力量大(?,没一会儿就有人发现了躲在某个掩体后的官家。
但“躲”之一字终归有损龙威,尤其官家此时的姿势更是不甚能看。
——没人愿意自己的狼狈样被人看去的。
这位眼明的仅仅犹豫了一瞬,便又装回了原来的模样继续“寻”起官家来。
*
又比如始皇的——在天幕画面变幻之后,他就看的入了神。在发现臣下们都向他奔来,欲将他护在身后时,抬起右手止住了他们动作
“不必如此,徒有其形而已。”
众臣经他点明,过了最初那段对天灾的天然恐惧后,终于慢慢恢复了镇定。
见状始皇再度将注意转回天幕,眼神却有些复杂:后人之能,天灾亦可被截进天幕,不知可曾寻到蓬莱、瀛洲、方丈?
***
【水患无情,每每发生,良田淹没、百姓淹死,民不聊生。
也许是听到百姓的痛苦,李冰父子横空出世。
几十年艰辛的努力和堪称天才的设计,共同铸就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
*
还在制作竹笼的李冰也被这毫不客气的名号震住,手上动作慢慢停下,表情空白地看向上方天幕。
李二郎更是被惊的嘴巴张大,戳戳坐在不远处的父亲:“阿,阿父,这都江堰可是咱们的湔堋??”
“这,这我也不知……”李冰难得有些结巴,虽然地点、方位,甚至天幕说的“李冰父子”都与他们完全符合,但,
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
就算他对自己建造的堤坝极有信心,也不敢轻易应下这等名号啊!
***
【设计出来是一回事,能长久发挥作用就是另一回事了。
以隋朝挖通的京杭大运河为例,从清末发下断漕令开始计起,它断航不过百余年,疏浚治理成本就变得极高,以如今国力尚且还在争论犹豫,以现在情况看来北段复航的可能性有点渺茫。
由此可见,岁修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
“她说……京杭大运河,停漕了?!”
听完这段,反应最剧烈的还是唐初君臣。
怎会如此!怎能如此!!
房玄龄一把捂住胸口,昔日炀帝逆天虐民,他们方才揭竿而起,他们是当真见过昔日的人间地狱的……
尸山血海地填进去,这运河是合该永世造福百姓的!
可是停漕……仅仅是想到这两字,唐初君臣心口便是一阵剧烈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