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四个千古一帝凑不出一个太子 > 第18章 汉武

第18章 汉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都江堰比起京杭运河正式落成时间还要早上将近千年时间,但至今仍就沉默而坚忍地护佑川蜀人民。

这就是诸葛亮的功劳了。】

***

司马懿眉心一皱,不满道:“都江堰之维护,当归功于岁修一法。然于此李冰父子早有安排在先,天幕岂能将功绩尽归那匹夫身上?!”

司马昭闻言也跟着点头,显然很是认同父亲的看法:“枉阿父之前还曾赞她公正,如今看来也是有失偏颇!”

***

【对于都江堰的维护,起源还是李冰父子,他们定下了初步的维护计划,称为“岁修”。

时间永远是最无情、也最可怕的杀手。

以《论语》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超然地位,流传至今尚有不少散佚,更何况只是口口相传的岁修之法。

也许只是一次战争,一场疾病,就有可能失传。

但幸运的是,在这之前,诸葛亮出现了。】

***

嬴政长眉一挑:后世帝王选择的,竟是儒家吗?!

想起当下跳的高的某些儒生,他皱了皱眉,但仔细刻下的竹片仍就再添一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虽不喜儒士的妖言惑众,更不喜其理念与法家的全然相悖。但能被这位汉武帝如此坚定地选择,儒家必有其可取之处。他也该细细斟酌一番其中妙处。

大秦的国祚,远比他的个人喜恶来的重要!

*

《论语》在后世竟都有散佚吗……董仲舒眉心狠狠皱起:那他依托儒学所创思想,结局又是如何?

***

【他是治理内政的绝顶高手,同时也为川蜀计之深远,他将岁修制度纳入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对都江堰进行维护,并设立专门的官员负责监督执行。[1]

那么成果如何?】

***

诸葛亮原本沉浸在天幕讲述里的精神倏地一震:是极,此法再好,若子孙后世甚至只是一代松懈,就不会再有以后了!却不知,他们是如何做的?

阿斗看见突然精神的相父疑惑地挠了挠头:相父是在好奇成果吗,可这成果,连阿斗都知道了呀……

*

朱元璋虽然不必震了,他的心里却是涌起无边羡慕:若他的政令也能如诸葛一般传万世而不易,那才叫好呢!

***

【岁修中有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清淤。那么,该清淘到什么位置才算合适?

李冰父子选择埋下石马,宋代《堤堰志》言:都江口旧有石马埋滩下,凡穿淘者必以离堆石记为准,号曰水则。

也就是说,“挖到这里就可以了”。

约莫在宋代,水则由石马改成卧铁,形制为铁板;之后最迟在明万历四年,形制变为铁柱。

之后同治、民国皆有放置。

直到1994年都江堰建成2250周年时,我们也沉下了属于共和国的那一根。】

***

诸葛亮欣慰地捋了捋须发,既传到天幕一代,以他们的本事,必不会使其失传了。旋即悠然向往:2250年啊,如此漫长的岁月,他也好生好奇啊!

*

“共和?这莫非就是后人国号,倒不知其中有何含义?”朱元璋挑了挑眉,道。

国号取字标准极多,如昔日汉唐来源,是他们高祖昔日的封地;他的大明,则是取的“明”字光明正义之义,其中包含的期盼自不必说;还有些国号取的五行/部族名称等等等等。

但这,显然不符合其中任何一种情况。

刘基沉吟,从记忆里掘出了一鳞半爪:“《史记》记载,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被逐,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莫非后人双王并立?!”

说到最后,刘伯温的语气都变得不可思议起来: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两个首脑的朝廷只会陷入永无止境的权力争夺!

若不是天幕先前不经意间影射出的强大帝国本相,刘基这时候都想要嗤笑出声!

莫非,并不是双王并立?那又该是什么?

他迟疑地看向前方主公,恰巧对上了对方同样投射过来的视线。

刘基能想到的朱元璋自然也能想得到,因为站位不同,朱元璋还要想的更广更深。

他眸色深了深,召来锦衣卫指挥使,对其耳语几句。

***

【一代接一代水利人的坚守,保证了都江堰的平稳运行。川蜀一带得益于此,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直接、间接因此存活的人无数。

所以我们能看到李冰父子的二王庙至今仍香火鼎盛;供奉着丞相的昭烈庙,我们的道路亦愿为之改道。

他们的名号流传至今,日后也必然与华夏历史同长!这是百姓对他们的感激与馈赠。】

***

千年后仍香火鼎盛、名号与华夏历史同长!

闻言,就算是李世民,心中也升起羡慕来:他为唐帝,香火祭祀必然与大唐国祚同休。几千年的国祚……纵使他对大唐充满信心,也必须说一句白日做梦!

至于名号,纵使身为帝王,若无惊世功绩,也休想与华夏历史同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