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宵趁着天儿好,把猎具又磨了磨,上回去打猎,就觉得不够锋利,今儿便再磨磨。
秋风卷起落叶,周家大门外三三两两的村里人结伴上山,捡拾秋天大山给的馈赠。
没等喜哥儿去找棉哥儿约着上山,棉哥儿便火急火燎的来找他了。
“喜……喜哥儿……”
喜哥儿连忙把他扶到一旁凳子上,递了一碗水给他,“怎的了?这般急,喝口水先。”
棉哥儿喝了口水,气顺了些,道:“冬哥儿生了!刚碰到他家汉子,喜的不成,正家家户户发红鸡蛋呢,我想着咱们要不要去看看他?”
喜哥儿闻言,心里又喜又急,“真的?”
话音刚落,门外便传来了谷易的掩都掩不住喜意的声音,“喜哥儿,弟夫,可在家?”
喜哥儿连忙起身,“在呢,堂哥。”
谷易憨笑了一声儿,喜的牙不见眼,道:“冬哥儿刚生了个大胖小子,我来给你家送红鸡蛋,记得满月的时候一定要来啊。”
喜哥儿笑道:“那是自然,恭喜堂哥喜得麒麟,冬哥儿怎么样?”
谷易知道自家这堂弟和冬哥儿关系好,开口道:“生下孩子后,请谷大夫去瞧了瞧,有些疲累,没什么大碍,这段日子好生将养着便成。”
喜哥儿和跟来的棉哥儿闻言松了口气,接过红鸡蛋,笑道:“我俩还想着去看看冬哥儿,但想着家里定是忙的紧,今儿便不去了,堂哥等我下,家里今儿早上蒸了些鸡蛋糕,你拿去给冬哥儿尝尝。”
说着,喜哥儿便往灶房匆匆走去,没给谷易推拒的时间,不过这鸡蛋糕也是个新鲜吃食,想着顾筠年轻时走南闯北的,定见过不少美食,能尝尝也自是好的,谷易便等在门口,又和棉哥儿聊了会儿。
喜哥儿本想着拿几片顾筠晾晒好的鹿茸,让谷易拿回家炖汤给冬哥儿好生补补,被顾筠给拦了下来。
“喜哥儿,不是小爹小气,只是这刚生完孩子的人,不宜大补,好生温养着便行。”
喜哥儿闻言点了点头,“小爹,我知道了,是我莽撞了。”
这月子里的哥儿,姑娘吃食最是要仔细,吃坏了身子可是不好,还好小爹拦了自己一把,要不然真真是要好心办坏事儿了。
喜哥儿拎着一竹篮的鸡蛋糕,递给了谷易,刚出锅的鸡蛋糕还冒着热气儿,闻起来香甜中还带着些奶香味儿,惹得一旁的棉哥儿都有些馋了。
谷易道了谢,拎着鸡蛋糕脚步匆匆的往家赶去,想让自家夫郎趁着还有热气儿,赶紧尝尝。
喜哥儿单独分了一块儿递给棉哥儿道:“尝尝,味道真的很不错。”
家里的汉子都不怎么爱吃甜的,除了顾筠,喜哥儿也很是爱吃,再加上家里俩娃抱着能乖乖的啃上许久,顾筠便时不时的蒸上一锅,里头加了红糖和牛奶,口感绵密,味道不比镇上糕点铺子里的那些老贵了的糕点差。
棉哥儿也没跟喜哥儿假客气,轻轻尝了一口,眼睛一亮,“真好吃,喜哥儿,我都羡慕你了,顾叔怎么这般会做好吃的。”
喜哥儿笑道:“等下回去带些给云叔么和橙哥儿他们尝尝。”
棉哥儿点了点头,两家人来往亲密,在吃食上,你家送,我家送的,有来有往,倒是不用太客气。
“说起来,我正准备去找你,明儿有空吗,吃过早食去山里转转去?”
棉哥儿点头道:“有,橙哥儿今儿早还说呢,想着明儿去捡些核桃,柿子来。”
两人说好,棉哥儿吃完鸡蛋糕,拎着喜哥儿准备好的让他带去家里的,便回家去了。
喜哥儿倒是把园子里的柿子树给忘了,想想过段日子也是时候摘柿子了,家里的石榴眼看着也要熟了,等周宵这次下山,估摸着又得忙起来了。
家里地多就是这般,忙起来一茬儿又一茬儿,没个清闲的时候。
笠日一早儿,周宵和周铭父子二人,伴着鸡鸣声起,把昨儿喜哥儿和顾筠收拾好的包裹带上,便上山去了。
喜哥儿打了个哈欠,洗漱完,轻车熟路的把俩娃带去顾筠屋子里,吃过早食,便等着棉哥儿他们来寻他了。
三个同龄哥儿,说起话来止不住话头,边捡边说着话,热闹的紧。
“喜哥儿,这柿子你真不要?”几人来到一枝繁的柿子树下,这野柿子个头虽不大,但味道还不错,甜的紧,见喜哥儿不为所动,棉哥儿不由问道。
喜哥儿点头,“家里园子里种了不少柿子树,够吃的。”
棉哥儿这才没再问,想来喜哥儿是最不缺果子吃的了,“那你等会儿我俩,把这块儿看着还不孬的摘了就走。”
喜哥儿哪儿能真的站着看他们俩干活儿,随手帮着他们把柿子摘了,三人又开始寻起了栗子树。
村里人都勤快的紧,特别是秋天,有的时候喜哥儿刚起,就能听到门外三三两两的说话声儿,一大早儿便有些村里人往山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