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周末,杨如晤先去了趟事务所。
杨如晤职业生涯并非顺风顺水,原因之一早年太过正直,原因之二如今路数太过犀利。
前好几年有一场震惊全国的贪污案,杨如晤作为辩护律师,一战成名,接踵而来的也是骂名与质疑。
能在当地公检法挂上名的人不多,杨如晤表面形象看着是一位儒雅的文科教授,一到了法庭上,更像一位纵横沙场的将军,寸步不让,条条有律可依,句句把人问的回不上话。
刑事辩护律师这条路往往更加艰辛,一不留神就容易把自己折进去,那场贪污案闹的沸沸扬扬,背后牵扯无数人的利益,由于终审判决与外界猜测大相径庭,舆论呈现一边倒的情况,骂政府不作为,骂律师为虎作伥。
原先律所的老大暗暗算了笔账,觉得这些年杨如晤做得贡献可以了,律所也算扬名立万了,老话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没人乐意舍命陪杨如晤玩权利的游戏,便飞鸟尽良弓藏,逐渐架空了杨如晤。
彼时杨如晤有心急流涌退,奈何人家不给机会,于是也不惋惜,该分的分,该撤的撤,趁此换了地盘,临走前盯着律所招牌,意味深长地留下一句‘江湖再见。’
新律所的主任姓叫路仁昌,十分欣赏杨如晤为人,这些年私下的关系不错,后来听见他有换地方的消息,橄榄枝直接送到了家门。
路仁昌当时上门时底气不是那么足,纵合成立二十余年,因内部资质参差不齐,没翻过什么太大的水花,跟一众想要挖走杨如晤的一流律所比,纵合顶多算个三流律所。
见面时他没敢一上来就提这事,想着就当朋友见面闲聊天,后面慢慢透,没想到是杨如晤主动提及。
“鼎才不也是从小律所爬上去的么。”杨如晤笑的直白,“我在鼎才的时候它是什么地位,以后纵合就会是什么地位,甚至可以比它走的更高更远,我都不怕,你还怕?”
路仁昌不胜感激,条件给的很足,一点儿也不输原来的待遇。
周末事务所上班的人不多,杨如晤回到办公室看了半天卷宗,临近中午时出发去会见多年不见的好友。
纵合律师事务所好巧不巧也在金海街,因是周末,金海街人流拥挤,杨如晤索性把车子停在了律所附近的地上停车场,等待红灯期间,看到不远处的对面站了个熟悉的身影。
是宣赢,还是昨晚的外套,里面穿了件白色卫衣,戴着卫衣帽子双手插在外套口袋里,脑袋微微低着。
是一种很防备的姿态。
绿灯亮起时杨如晤没动,一言不发地看着宣赢躲在拥挤的人群里从他面前一闪而过。
杨如晤转头,目光追随着那道沉默的背影走到一家珠宝店前,顺着铜色大门往上看,TianXing招牌跃入眼帘。
人流息壤,宣赢敏锐地察觉到追随在背后的眼睛,依靠直觉转头过来。
二人视线隔空轻轻一碰,宣赢疑惑地皱起了眉,杨如晤从容走进,再次看眼天星的logo,问他:“在这儿上班?”
“你怎么在这里?”宣赢放下帽子,“跟踪我?”
杨如晤短促地笑了声:“你为什么对我这么防备?偶遇而已。”
宣赢看着他,内心不得不承认,即使他刻意给杨如晤戴上了薄情寡义的帽子,但事实上这个男人的气质与面貌的确令人惊艳。
杨如晤骨架高大,身材有型,黑色高领毛衣外是件深灰色的大衣,就这么站着也吸引力不少路人的注目,宣赢默不作声地往后退了一小步,试图用距离平衡他与他之间的身高差。
“为什么又不说话?”杨如晤俨然一位好兄长关切询问,“刚从家出来?吃过饭了吗?”
宣赢来天星纯属躲清净的,赵林雁早上没去朴闲栖雁,见他下楼又叽叽喳喳地聊这个聊那个,若她安静些宣赢可能会在贺家多待一会儿,但她喋喋不休,净说些没有营养的话,宣赢险些没控制住脾气,说了句忙,趁火气上来之前走了。
宣赢刚准备胡诌两句,一阵冷风忽而吹来,杨如晤恰好挡在他身前,寒风掠过时就挟裹起一丝很特别的气息。
不是香水味也不是沐浴露味,好像是肌肤在衣服里拢了很久之后,散发出的一种温暖且自然的体温。
杨如晤仍用很平淡的目光在看他,不参杂任何异样与特殊。
宣赢忽然发觉,这是他与杨如晤第一次抛开错综复杂的贺家关系,以个人身份在机缘巧合下的见面。
堆积的抗拒松散几分,宣赢主动邀请:“没吃,要一起吗?”
杨如晤沉吟几秒,开口婉拒:“下次吧,我跟朋友已经提前约了。”
回绝的言辞没令宣赢有多意外,因为他知道,虽然隔除了贺家,但杨如晤这个人本身跟他也算不上熟悉。
嗯过一声后宣赢没再久留,推门进店,将杨如晤关在了店外。
天星工作室的氛围如往常一样,松弛且有序,跟童敬舟打完招呼,宣赢径自上楼,打算继续描上次没弄完的瓶子。
刚调完色,手机响起来,宣赢放下笔,接通后问:“醒了?”
程愿嗓音干涩:“今天出门吗?”
“昨晚抱歉。”宣赢说,“我打车出来了,在天星。”
“我需要你随时叫我。”程愿公私分明,“这本来就是我的职责。”
相交多年,分寸与界限彼此都很默契,宣赢说:“晚上来接我吧,就算放了你半天假,我跟让沈休扣你工资的。”
程愿哑哑地笑了声:“好,晚上等你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