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那一巴掌,扇得萧策安十余日不曾来书房。
扇完杨柳也后悔了。按书墨的说法,萧策安每次来书房,或多或少都会赏些银钱。
现今杨柳不仅没挣到银子,还被倒扣了三两。
那就得多留一个月。
月色还迷蒙着,杨柳坐在石阶上,托腮看月亮。
不知道贺清念书时看不到她,会不会着急?她那书院洒扫的活,这么久不干,只怕院长也把她给开了。
更担忧的还是刘母。
虽则她待杨柳不甚亲近,可杨柳生来记性就好,依旧记得,弟弟妹妹没出生前,刘母偶尔还是会看着她笑。
如今刘母病重,请乡邻叫杨柳去看她最后一眼,杨柳也狠不下心不去。
在这里待五个月,刘母会死的吧?
杨柳没法再想了,反正她一睁眼就在这边,身无长物,也没什么可带的。这里从上到下都欺负人,若是一直寻由头扣她银钱,她什么时候才能攒够钱出去?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跑。
她这下定了决心,便悄悄地关注着周围的动静,一连踩点近一旬,才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里,趁着书墨等人都睡了,在换防的空挡跑到临街的墙边,挪了箱木垫脚。
简直顺利地不可思议,杨柳虽心里发毛,还是不可控制地雀跃起来。
可脑袋探出墙头,乍见下面乌泱泱一片侍卫,萧策安也立在前面,杨柳僵住了。
他问的什么密信、什么幕后主使,杨柳根本就听不懂。
但杨柳知道,这是误以为她是细作呢,连忙开口:“我真不是细作,不信你们去查,我就一小老百姓嘛。”
侍卫押着杨柳跪下,冰凉的剑鞘紧贴在杨柳脸边,剑刃从杨柳脖子前穿过,杨柳一动不敢动。
萧策安显然不听杨柳解释,兀自用阴沉的目光看杨柳,威逼她说出幕后主使,还口口声声指责杨柳对他下毒。
腊月里这么凉,杨柳跪在地砖上,又疼又冷,没好气道:“谁乐意给你这强抢民女、以权压人的蠢材下毒!你也不看看,你是生得俊朗风流,还是性格好得不得了,要人上赶着追你!”
萧策安额角突突跳,挥手让侍卫管事都下去,自己押着杨柳上书房,重重地关上门。
杨柳破罐子破摔,干脆坐在萧策安平时坐的圈椅上,冷眼看他。
萧策安倒是信了她不是细作,哪里有细作这么不知死活的,但依旧咬牙切齿:“你说你没下毒,为何爷每天都梦到你?难不成下的蛊?”
不止梦到,忙极小憩时,他一闭眼就是杨柳的脸。看到茫茫大雪,脑子里就是杨柳欺霜赛雪的肌肤。雪花飘进窗子,在火炉边化了水,他眼前冒出来的,是杨柳晶莹剔透的泪水。
这不是下毒了是什么?
杨柳狐疑地看着他:“你不会喜欢我吧?”
“住口!”萧策安不由怒喝,“你想得美!”
杨柳懒得说话了。
反正她说什么都不对呗。
其实萧策安生得甚好,还挺合杨柳眼缘的。但他这性子,杨柳一点都不喜欢。
杨柳突然安静下来,萧策安还不适应,在书房里踱来踱去。抬眼时,就见杨柳累得靠在椅子边缘睡着了。
融融的烛光打在杨柳身上,萧策安眸光也不由被她吸引,拇指沿着杨柳的额头、眉眼、脸颊摩挲。
美人他见多了,但像杨柳这样,一举一动都仿佛透着致命诱惑的人,他却是头一次见。
但杨柳那双眼睛却又很干净,直直地望进去,看不出一丝杂念。
他这恍惚之间,便又想到太医的话。
兴许是他那晚中的药太过霸道,致使他对杨柳产生了依赖性,须得多做上几次?
杨柳是被亲醒的,一睁眼就对上一双眼尾上翘的凤目,挥手推他,“你做什么?”
萧策安被她推开,眸子一暗。
一个丫鬟而已,他是不是太娇纵她了?
莫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不过是一个丫鬟罢了,他宠她都是给她面子,赐她大造化。
此刻,即便是瞧见了杨柳雾蒙蒙的眸子,萧策安也不为所动,“今夜你侍寝。”
“凭什么?”杨柳忍不住了。无缘无故被掳掠到这里,头一次,她还能捏着鼻子认了,毕竟她也挺舒服的。现下她还清醒着,跟个讨厌鬼一起,没门。
萧策安面色阴沉:“搞清楚你的身份。”
能有什么身份?在杨柳看来,她就是倒霉,到了这府里,还得白白给他干活。她能老老实实干,就够给面子了。
“你烦不烦?”杨柳懒得搭理他,这些天她也受够了,“还不快放我走?我看你这么大个府,也不缺人,怎么就想不开呢?”
萧策安也看清了,杨柳就是看着弱气,实则既瞧不上他这府里的人,更瞧不上他。
她凭什么瞧不起他?
他这辈子还没被人这么嫌弃过,当下便道:“让你留在书房,是顾念着你先前伺候过爷。你既然不愿意做爷的小妾,那就不必要再留在这里。”
“谁伺候你了?”杨柳这辈子都没遇见过这样句句惹人厌烦的人,“谁稀罕做你的小妾?”
“你今天不把我赶出府,我都看不起你!”
“你想得美!”萧策安被她气得心肝疼,振臂指向门口,“出去!”
……
杨柳巴不得出去。
可惜萧策安是个小心眼,怒极也不着道,杨柳话都说到那份上了,他还是没把杨柳赶出府。
倒是把杨柳的月银一降再降,还将杨柳赶到了浣衣房。
寒冬腊月里,杨柳的手泡在冰凉入骨的洗衣盆中,早就冻得冰冰凉凉,还生了冻疮。
浣衣房的大娘们就比书墨好多了,一心只有眼前的活计,不甚关注府里的动向,也不因此敌视杨柳,反而帮了杨柳许多。
杨柳自从那夜过后,行事就胆大许多,早晨不到卯时就翻墙出府,找点零工攒银子。晚上杨柳就礼貌多了,从大门走。
反正她去哪儿,身后都有人跟着,跑又跑不掉,索性就安心攒钱,只等凑够十两银子,回去看一眼刘氏,继续过她的日子。
这日夜间,杨柳从外面回来,北风呼呼地吹。浣衣房有热水,但不多,此时已经成了温的。
杨柳也不在意。她早上的零工管饭,大娘们在府里帮杨柳领了粥,到晚上就成了凉凉的膏状。杨柳兑了温水进去,估摸着不凉了,凑合着咽下去填填肚子。
她把袋子里的铜钱倒出来,来回数了几遍,也才不到三百枚铜钱,这还是起早贪黑得来的。算上杨柳一两银子的月例,实在是太少。
杨柳从前在书院洒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只求填饱肚子就行。如今要攒钱,却深深体会了世道险恶。单单干苦力,再算上萧策安看她不顺眼时就扣些银钱,只怕她干上一辈子也存不下十两银子。
今日她在外面,路过书局,听小二吆喝,若是字迹工整,抄一页书能得两文钱。若是字写得好,还能再加价,倒是比杨柳起早贪黑来得划算。
可杨柳不识字,也不会写字。
她捡了根枯树枝,在地上划着玩,忽然忆起书院里听到的琅琅书生,还有学子们举着书又看又念的场景来。
这些杨柳都背得出来,很快就把书和声音对上,闭着眼睛一个个去猜字,待认上几遍,提着枯枝描起来。
是这样握笔吗?贺清怎么握笔的?
……
杨柳有点喜欢写字了。
她那两三百文,拿去买了根旧毛笔,蘸水练了很久,就去弄了一块墨条,在书局里接抄写的任务,三五天便能写出来一份。
掌柜还说杨柳写得又快又好。
杨柳愈发上心,熬夜又早起,在府里的灯笼下写,眼睛都有些蒙蒙的,准备休息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