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城。
林黛玉和薛宝钗终于在半月之后抵达京州。
没人来接她们,战败和谈的人永远不受欢迎。
可林黛玉不需要人来迎接,只要李元英一个人来便够。
等了半天,连李元英也没来,她望了一圈,只看见宝玉手上揣着暖炉在冲宝钗张望。
难道李元英忘了她今日抵达?还是有旁的事耽搁了?
刚到京州,黛玉便感觉到这里的气氛怪怪的,连宝玉的脸上都带着几分怪异。
还未下车便听到号角声,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惊诧不已。
宝玉慌忙上了车,阻止她们下车:“别动,最近有大事发生。”
“什么事?”林黛玉心里想着李元英,急得头上冒了一层汗。
宝玉看她一眼,叹了口气,小声说:“维扬发生暴动,京州城都戒严。”
“为何?”宝钗问。
“听说是因为选秀。”
这是早晚的事,现在发生,一点都不奇怪。
林黛玉一把掀开车帘,起身跳下车,回头看了眼宝钗:“姐姐,我先回去换身衣裳,明日一早入宫,如何?”
宝钗冲她点了点头。
-
长安公主府。
府上十分不对劲,偌大的公主府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没有。
转身出门,便听到外面整齐的步伐朝这边过来,正要躲起来,听见李元英的声音:“停!”
林黛玉喜出望外,快步出来,见李元英一身铠甲,似乎随时都要准备开战。
李元英见林黛玉双眉紧蹙,桃花眼噙满泪,心上不由一紧,大步上前,伸手将她捞进怀里,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轻轻摩挲:“回来了。”
黛玉被她箍得透不过起来,呜呜着:“太紧了。”
李元英慌得松开手,看着她的脸:“弄疼了?”
黛玉望着她瘦削的脸摇头:“你是不是想我想得茶饭不思?”
“是,你要是再不回来,我都要打到函谷关了。”李元英紧握着她的手,丝毫不肯松。
俩人眼里都只有对方,完全没顾及后面整齐的队伍正看着她俩亲亲我我。
原本驰骋沙场的汉子,此时一个个臊得面红耳赤。
直到丁白说:“公主,林大人,我们先去修整了。”
李元英这才反应过来,请咳一声:“好,你们先退下。”
待丁白带队离开,林黛玉看着李元英正经的样子发笑:“公主大人,您这是要做什么大事?”
李元英瞧她这副风尘仆仆的模样,拉着她进了门:“进来说。”
见李元英如此严肃,林黛玉也收起了笑容。
一回到屋里,关上门,林黛玉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人封住了口。
两个干渴许久的人终于在此刻得到纾解,疯狂饮嗜对方口中的甜蜜,直到浑身都失了力气,瘫倒在地上。
明明是冬日,她们却丝毫感觉不到冷。
林黛玉头压在李元英的胳膊上,侧着看她的脸,这么好看的人怎么就是她的了呢?一边欣赏一边在心底庆幸。
“听说维扬暴动?”
李元英扭过脸来,看着她:“是,皇上准备派人镇压,现在还没选好人。”
“府上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他们全都在安乐府。”
“丁白是怎么入了你的麾下?”林黛玉盯着那双圆眼。
“他说做了个梦,雪雁在梦里让他来他便来了。”
林黛玉沉默,一想起雪雁当时的模样她的心揪着疼。
“明日进宫,你做好去维扬的准备。”李元英不忍她伤心悄悄转移话题。
“什么?”林黛玉蹭一下坐起来。
李元英也起身坐着:“这是我的安排,你离开京州,我自有决断。”
这话一出,林黛玉的心忽然悬起来,她隐约知道李元英正要干一件大事。
“不告诉我?”林黛玉问。
李元英摇头:“不管发生什么,你永远都是我的书童,这个不会变。”
“元英姐姐,我担心你万一——。”林黛玉的心跟着颤了颤。
李元英凑近低头吻住她的唇,轻轻嗜咬:“我不会有事。”冷冽的眼神里散射出绝杀的光焰,仿佛一切志在必得。
“军械所怎样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好,我会去维扬。”
-
翌日,皇宫。
李元昊病恹恹地躺在床上,见林黛玉和薛宝钗进来,撩起沉重的眼皮,发出老态沉闷之音:“和谈如何?”
“回皇上,巫山说,只要太子愿意去和亲,一切都好说。”薛宝钗接话。
“看来元英说得没错。”
李元英说了什么?林黛玉在心里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