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见赤司又挂上了那幅温文尔雅的神情,用自己已经完全熟悉的口吻安抚道:“你做的很好,没什么不妥的地方。”
这句话倒不是完全的敷衍,在这种细枝末节上,桥本倒是注意得非常彻底。
在坂柳和赤司的谈话期间,他屡屡观察坂柳一口未动的菜品,借此估算出她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再在此基础上,推测坂柳能够承受的最大损失是多少,借以提出自己和赤司的需求。
最后,桥本给出的要求点数,和赤司在内心推算的十分相近。对此,赤司还是称得上满意的。
“桥本,”犹豫了一下,赤司还是选择询问道:“你觉得,坂柳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和桥本的担忧截然相反。让赤司如此沉默的,并非点数、表现这些已经过去的东西。他正在纠结一样更加深层的问题——坂柳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自他人的小看是如此的罕见,在这不敢置信的一瞬间里,赤司居然完全体会到坂柳的心情。
那种“居然会这样”“这是为什么”的心情,令赤司感到完全的陌生。
出于对自己当时状态的肯定,赤司并不认为问题会出在自己身上。“旁观者清”的名句流传至今,赤司当然不会想不到这点。于是,桥本得到这样一个笼统的问题。
很显然,桥本也对这个问题呈现出一种茫然来。当然,这种状态被一种试图回答的苦思冥想极快地取代。
桥本绞尽脑汁思考的模样如此新颖,以至于赤司甚至多看了两眼:“呃......”
在赤司目光的注视下,桥本罕见地词穷了。他并不是没有想要说出口的东西,可那些要么太繁杂,要么太片面,以至于桥本几番努力,竟然连一句完整的词句都吐不出。
这次的难以形容发或许和以往有那么不一样,不仅仅是词汇的匮乏,而有什么别的东西。
意识到这点后,桥本呆了呆。
不,是一样的,他想,但是,只和赤司那次一样。
——这样的词穷。
他第一次见到赤司,就深信这个人和其他人的不同来。
他不知道如何描述赤司带给自己的感受,也不知道如何描述那样非刻意的气势。
最终,他只能用似是而非的比喻去模拟,用模糊而美的意象去形容。
坂柳或许也是这样的存在。
对于桥本来说,除去具象化的外貌之外,坂柳的一切表现都是如此陌生,是他在以前的生活中从未熟悉的存在,当然也做不到具体的形容出来。
当然,和赤司的相处也不会让桥本一点收获没有,最起码,他现在能将自己的灵光一闪清晰描述。
“骄傲,”拥有一头璀璨金发的少年偏过头,他神情里满是笃定,却又出现一些茫然。像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突然想到这个词汇一样,桥本不自觉地将它再一次重复:“...骄傲。”
——骄傲。
啊,原来是这样。
赤司眨了眨眼睛,他仿佛能够感受到荒芜的内心世界里,一片黑暗中,坐在白凳上的“他”微微抬首,安静投来的满含笑意的目光。
“你们都一样骄傲,”“他”的声音很轻,非常柔和,和前段时间比起来,简直判若两人。
赤司想,“他”变得更像自己了:“所以,你才能下意识理解她。”
“可你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也有同样的特质。”或许是早已接受“他”的存在,即使是听到和自己如出一辙的轻笑,赤司也没有生出不适应来,反而有种理所应当之感:“所以,你才会奇怪,为什么她不会去思考后果。”
——因为我骄傲于自身,所以,我认为自己被轻视,会感到茫然。
——因为我不知道我骄傲于自身,所以,我完全不明白,坂柳为什么不去考虑后果。
论及旁人,赤司的“设身处地”其实是一种完全理性的思考,只不过加入了由他的知识和经验共同模拟而成的参考模型。
而坂柳不去考虑后果,是被一种稀有的性格缺陷所控制。
这种性格缺陷如此稀少,赤司不会在别人身上看到,所以,他失去了参照。可他却同样拥有,以至于能体会到相差无几的情绪,稍稍一点便完全通透。
——原来是这样。
不是因为“瞧不起”,也并非是出于对赤司的小看,而是单纯的——坂柳有栖太骄傲了,某种程度上来讲,她和赤司一样骄傲。
她天然地认为自己站在最高位,就连放弃这个位置,也表现得仿佛将自己的东西拱手让人一般。她真心认为自己已经付出极大的让步,所以就连结盟都表现得像施舍。
“习惯”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这次,它蒙蔽了她的双眼。赤司想。
不过,殊途同归,即使发生这么大的失误,坂柳也没有结果上的损失。
哪怕拥有一定程度上的失误,坂柳的猜测也是正确的,自己不会意气行事。而若是按照能力划分,坂柳收获的人心同样具有重量,相比于葛城,她确实是强过些许的。
赤司看得分明,即使坂柳不提出“结盟”,她和葛城也是六四开的格局。而这其中,坂柳的残疾又需要负到一定责任。
想来,这个概率,坂柳本人也并非一无所知。而她为了完全消除一切不稳定性,确保自己的成功,付出了不菲的点数作为代价。
——理应是这样。
“多谢你了,桥本。”
海岛的天色总是黑得早,已经落山大半的夕阳如同火炉上的余烬,红发的少年偏过头,声线让人联想到唱诗班的清澈。
路灯已然亮起,白炽灯的灯光打在他的面上,将整张脸照的雪白。
桥本沉默地听着,或许是因为解决了疑惑,对方的声音重新平静下来。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桥本甚至能从中听到一点冷漠:“既然如此,就按照坂柳的意思,将班内的格局最快稳定下来吧。”
“A班的格局...不能再被整个一年级关注了。”
话语的尾音,他的声音轻得恍如柳絮。
也许是因为天黑,桥本突然失去了插科打诨的勇气。他抓紧单肩包的背带,无声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