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坂柳合流后,A班的一切局势都变得明朗起来,接下来的事情是如此顺理成章,甚至无需赤司过多操心。
毕竟,班中本身就有类似“坂柳为了顾全葛城脸面、所以站出来说话”的传闻,若是没有坂柳亲自澄清,这个传闻说不定还会更加轰轰烈烈一些。
而“澄清”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当时的坂柳为了通过桥本逼迫赤司现身,不得不做下的举动。如今两人既然选择结盟,将这段经历弱化也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不如这么描述,当时的坂柳选择将这份光荣漏出一点给葛城品尝,如今,得到赤司的帮助,将它重新拾起也并非异常困难。
而在这方面上,桥本的执行力至关重要。
这件事在本质上并不困难,但到底是“辅佐”坂柳,掌握好度的关键性非同一般。
赤司在确认桥本能够领会自己的意思后,就将选择权完全放任给他,确保桥本能完整地表现出自身的能力。
与此同时,赤司自己远离事态的中心,冷眼旁观对方的举措。可是说,这是一场二人都心照不宣的考验。
当然,桥本最后的表现也没有让他失望。
两天后的早晨,赤司照常来到教室上课的时候,发现一个平时在班级里还算默默无闻的少年憋得满脸通红,努力挺直脊背,直挺挺地站在葛城身旁。
而在他对面的葛城面无表情,一动不动地坐在课桌后的椅子上。
这个场面看上去很有些吊诡,但这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少年明显失去了对氛围的判断力,当然,也可能是现在的他完全不在意。
等到少年声音颤抖,但仍然坚定地说出“将他人功劳据为己有是不对的!”这类听上去,似乎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话语时,赤司就对桥本的执行能力产生了判断——确实和他慧眼识人的水平不相上下。
——时机巧妙,人物合适。在这样的情况下,葛城甚至失去了为自己辩驳的能力。
有人站出来,而不得到抑制,就会有更多人陆陆续续行动。
月供点数关系到生存,而B班、C班目前的情况,可没有A班的学生敢于忽略。站队的正确性逐渐成为最先需要考虑的事情。
在发现葛城确实势弱后,即使是最能看清真相的人也陆陆续续走进坂柳的队伍里,因为他们同样能看清胜负。
不过短短几日,坂柳和葛城针锋相对的传闻就几乎已经完全消失,被一边倒的关于“坂柳”的呼声尽数取代。
确实是值得赞赏的执行能力,对此,赤司非常满意。而这种态度,他当然毫不忌讳地将其展示给桥本。
这无疑是一记定心丸,肉眼可见的是,桥本的反应变得放松了许多。
虽然桥本不会自我贬低,认为自己会无法通过赤司的单项筛选。但紧张是人之常情,用桥本的话来讲,历史上的国王按照军功,将勇武的兵卒封为将军,他没有理由不去渴望这种赞赏。
而经此一遭,在回去的路上,桥本甚至能以一种开玩笑的口吻,说起坂柳和身为她的“随从”的神室之间的最新进展:“神室最近...和坂柳的关系也变好了呢。和之前明面上假装的心悦诚服可不同,坂柳的跛脚……”
桥本在这里停顿了一下,他思考了一下形容词,最终还是运用了一个繁琐、但更加具体的说法:“在细节上,神室注意的地方可比原来多多了。比起现在,神室之前的表现完全凝聚在表面上,完全看不出用心来。”
这是赤司没有得到的信息,他若有所思,顺便将这番言论完整地记在心里。
即使是“同盟”,赤司也不认为对方会永远满足这种主次分配。
坂柳看上去并非是那种愿意永远屈居人下的人,而作为那个“人上”,赤司当然要为这个目前看上去、唯一能为自己在内部造成阻碍的人一点余光。
和“背刺”这种行径无关,赤司更愿意将它视为一场“有备无患”。毕竟,现在的局势已然稳定下来。
离开学已然过去的大半个月,A班的领导人物终于诞生,无声的硝烟就此暂时消失在A班的上空。
和被人频繁关注的动荡期相比,它消失得实在过于迅速,怕是没有外班的学生能想到,A班的斗争会这样便落下帷幕。
但若是将它摆在台面上的“斗争期”和一年级的其他班级相比,无论是B班还是C班,这个速度又是那么中庸——比C班慢一些,比B班快一点。
而这种看似正常的表现,使得A班的一切看上去都正常极了,即使是最有心的人也会暂时失去观察它的兴趣。
当然,更重要的是,一次打分的测验即将来临。即使没有揣摩出规则,成绩依旧是学生眼里的第一要务。
更何况,这还是开学的第一次测试,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未知的规则和处罚。
因而如此,虽然真岛老师的意思只是小测验,但整个A班几乎上上下下都在准备,没人敢于在这个时候懈怠。
毕竟,谁也不敢冒这个风险,主动去当那只出头鸟。
当然,就更没有人选在这个时间点,消耗自身本就不算充裕的精力和时间。
下课铃声响起,这堂英语课放在下午第二节,由作为班主任的真岛亲自教授。
“叮铃铃”的声音清脆悦耳,让人联想到圣诞老人所乘坐的麋鹿鹿角上,那小小的金制的铃铛。
真岛扫视教室一圈,见台下的这些自己班的学生都安分地坐在位置上,没有人因为下课铃的响起而躁动,出现什么不该有的小动作来。
这让他面上的笑容更加欢欣了些,眼角的细纹也更加紧密地堆叠起来:“那这节课就这样,先下课吧。”
直到听到这声宣布,台下才渐渐有人开始动身,将台面上的笔记或是书本陆陆续续地收起来,换上下一节课会用到的东西。
这种行为无疑比真岛的想象更加好些,在赤司的注视下,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这种更换用具造成的细密且琐碎的声响中,真岛合上教案,将它夹在腋下,步履轻松地走向办公室。
等到真岛走出教室,A班的教室里才渐渐有交流和说话声响起。
自打赤司和坂柳宣扬过规则后,即使课下还会有人粗心大意,课上无论是谁都谨慎乖觉了多。
这或许就是A班的优越之处。即使目前对于月供点数的发放标准,还没有出现来自校方的正式反应,这些超于平均线上的学生也会仔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不会抱有无用的侥幸心理。
天下无不漏风的墙,更不用说,身为A班的班主任,真岛是“校方”和A班难得的交集,自然更没有人将这种变化瞒着他。
这也让大致了解情况的真岛更加满意了些,连带着上课都变得比从前和谐。
这种变化无疑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这是对他们行为所拥有的正确性的证明。
而这让A班的学生在认真于课堂的同时,也对规则的正确性多了一份肯定。
赤司不清楚真岛对自己造成的引导是否心知肚明,但总的来说,这是对他和坂柳都有益的举动。
真岛多重复一次对他们改正后行为的满意,就会在接受他们口中“学校的规则”的学生里,多增加一份威望和可信度。
伴随着真岛脚步声的尾音完全消失不见,教室内紧张的氛围也是骤然一松。讨论的声音从单纯的学习相关,逐渐出现其他诸如八卦、闲聊之类。
而在一片嘈杂声中,赤司收起书本的动作停了停。
原本只是单纯的注意力随着真岛的动作而转移,他却不经意间看到,葛城正在一脸严肃地将自己做好的笔记合起,伸手递给一旁的户冢。
这是完全意料之外的发现,让赤司抿了抿唇。不过也只是短短一瞬,他继续将自己的书本收进包内,在原位上布置下节课需要的用具。
老实来讲,这并不是个打眼的举动,即使是A班也不缺乏偏科的人存在,互相帮助是很正常的事情。
赤司的思绪一闪而过,对他来说,这件事唯一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它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是葛城,而另一位竟然是最开始被他当面指责的户冢。
桥本的行动完成后,赤司有试探过葛城的意思,确信对方暂时没有再次掀起风浪的想法,而是将班内的主导权分配默认下来,就没再将自己宝贵的精力分配给他。
真有意思,赤司的表情里有几分玩味,没成想,竟然错过了这两人的交好。
公共场合被指责后,自己难以下台、沦为笑柄,却依然能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和身为罪魁祸首的葛城交好...这实在是一件稀罕事,不见多少仇敌冤家都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