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形变换的复杂程度又骤然上升了一个台阶,简星航还是站回了队形的中央,没怎么走位,而是站在原地,跟随者其他人的走位而动——就像是被轮流站C的剩余六人,用一条不存在的线牵引着行动。
在又一次换位之后,齐路遥换到C位,一边用左手勾画出纷繁复杂的图像,一边同时唱出这一段的最后两句,然后抬手,在转身偏离中心位的一刻,将话筒旋转着向上扔出。
灯光也就跟随着被竖直向上抛出的话筒同步上移。
几乎是在同一时刻,靳羽从中线做了个极快的180度转弯,右手伸手接下齐路遥扔出的话筒。彼此走位擦肩而过的一瞬间,两人在灯光相当微弱的视觉死角,完成了另一个话筒的交换。
然后齐路遥往后几步,将自己隐没于未被照亮的黑暗之中。
或许是这个交换的动作实在是过于有操作性又过于配合流畅,以至于经历了极短的刹那安静后,台下骤然爆发出了相当多的各类应援声,接着又统一成了喊名字。
有喊他自己的,也有喊靳羽的,喊过一会,又重新归于这首歌本身自带的应援词。
全场的气氛好像都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台上的灯光也一盏盏明亮起来。
站在舞台上,被这些从各个方向升腾起来的灯光所簇拥的时候,齐路遥甚至有片刻过于炫目的感觉。
但相当好。
站在灯光中的每一秒,都会让人更喜欢一点这种感觉。
“灯火辉煌耀眼
欢呼呐喊未曾停歇
萦绕于心
是不断回放的光景”
靳羽的独唱接下全歌最难的一段。但即使难度很高,在此时此刻,他的声音也依旧稳到无以复加。
应援声和歌词完好对应上,无论是台上的明亮如白昼的打光,还是台下的原版应援混杂着每个人的名字的呼喊,都给这个场景添上了一分热烈和释放冲动的感觉。
好像和歌词的意境有些不搭,但又似乎契合地刚刚好,让人觉得就应该这样。
这首歌就应该这样,或者说,属于偶像们的舞台就应该这样。
所有人的身影都在光的照耀下忽明忽暗。
最后一个字落下的时候,靳羽向侧方位后退一步,齐路遥从后方的暗处旋转着飞身而下——这次是真的飞,是因为他们在走位线的后方搭了个小高台。
其实是有点危险性的动作,但他自己相当有把握,而且,一旦成功了,就足够给人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
齐路遥落下的时候接了个半跪的下蹲动作,然后瞬间抬头起身,向前方骤然伸开手掌,从向下滑动到天空。伸出手的一瞬间,向右偏了偏头,轻笑着对台下眨了眨左眼。
一个极短暂的wink。
同一时刻,舞台周围一圈的火光效果直接窜上空中,这次是真的最接近烟火般的景象。
靠着完全同步的整齐的跳跃动作,所有人的站位在这一瞬间骤然分散开。
灯光随着走位的分散而同步分散炸裂,伴随着是齐路遥作为C位的最后一段合唱段落。
这是主舞位带给他的唯一一段额外的part,此时此刻,站在这段齐舞C位的齐路遥,给所有观众都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一份即使是和大前辈同台,也没有任何能够被拉踩的空间的答卷。
“我依然相信
相遇此刻的意义
真实的触感
勾勒时空的印记
无数次相逢
铸就独一无二的真实奇迹
光的终点是你
也是无可替代的彼此”
唱到最后,渐渐地,观众席中的一部分呼声也渐渐转换成了合唱。
这首歌虽然不如出道专的那首主打歌,但毕竟也是曾经随着叉团的一夜起势流传向天南海北的。在座观众中,听过的占多数,会跟唱的也并不少。
况且合唱这种事,是最有感染力不过的,有人打头,就自然有人跟上。
最后一句词落下的时候,整个舞台的灯光第一次全部点亮——不是最高的那种亮度,但是却点燃了舞台每一个角落。
但还不是结束。
伴随着观众席逐渐燃烧起的惊叹声,他们头顶的灯光也一盏盏点亮。
最后是观众席间的灯光。
本来应该在出入场时候才会亮起来的灯也间隔着闪烁,不算明亮,刚刚好不会晃眼的程度。
第一次,齐路遥以站在台上的视角,真正看清了那些台下的为他们每个人而来的观众。
然后几个人一道,在ending完成之后,向台下长鞠躬致意。
-
在此之后,陆祈上台做最后的总结。
第四次公演随之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