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首歌整体的基调偏向于明亮,但为了最终的舞台效果呈现,color组这次还是选定了深色系的服装——这是经过全组人商讨之后的结果。
但整体来说,不是那种特别华丽特别“舞台”的风格,而是相当日常化的搭配,看上去倒是很有轻松随意的感觉。
因为color这首歌歌词的核心就是“相遇”,讲述了具有着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的相逢,所以为了契合主题,每个人的服化风格其实也不太一样,没有那种高度统一的样式,只保证了一致的色调和整体的协调性——最终希望达成的效果就是有差异,但融洽。
结果是还算成功,至少组员们都挺满意。
齐路遥这次搭配的是那种黑色短款的薄风衣,样式有点繁复,但也没复杂过分。
发型也特意梳成了比较规矩的样子,只不过额外添了一道深红色的挑染,看上去倒是又平添了几分少年气。
他们组的舞台布景不算很多,所以等候时间并不长。布景完成之后,一组人上台,最先做的还是惯例性的自我介绍,加上一些有关于接下来表演的引入。
和三公类似,今天的导师合作舞台也就六个表演,真正演出的时间满打满算就半小时。但公演总归是要有两个多小时的,剩下的时间都要靠着MC环节来凑,所以他们在台上讲了点有趣的练习经过,又留了些悬念,这才正式进入演出环节。
-
依旧是音乐先于灯光响起。
只是,与一般的舞台打光有一点不同,此时此刻,顶灯打出的零散的金色的光斑星星点点地亮起,向各个方向铺展开,再将整个舞台渲染成宛如星空的模样;浅蓝色的光点穿插其中,如同流水般的光效时刻闪动着。
未曾停歇。
这场表演最终也是有点难得的全员手麦配置。
虽然color这歌单论对唱功的要求其实不算太高,但舞蹈强度是真的不低,以至于除了叉团本身的那一版外,为数不多的出现在各个竞演节目中的正式翻跳舞台,差不多十个里有八个是半开麦——剩下两个是不开,纯跳。
但他们组是一定要全开的。
一方面因为这是导师合作舞台,拉着原唱一起半开麦既不尊重原唱又是自己给外界送嘲点,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组有个大主唱。此外,节目进行到现在,除了二公的dance组以外,大部分舞台其实都是全开麦的,唱得特别差的也有,到了播放版也会大幅度修音,但正式公演的时候,真不真实多少是个态度问题。
他们组的几个人又刚好都是特别认真的那种。
同时,也是因为本身舞蹈强度够大,所以在高速运动的状态下,节目组的耳麦收音效果实在是不稳到了即使知道有修音color组众人自己也都接受不了的程度,所以干脆就改了。确实可能会影响一些动作,不过最终几个人商量着,也算是调节了下来。
毕竟他们是跟着原唱一起练出来的,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解决问题能力也要强了不少。
随着音乐声的推进,舞台的底部灯光逐渐亮起,少年们的身影也逐渐清晰起来。
起始的队形,是所有人站成了六边形的形状。
金色的光从混乱流动到逐渐寻回秩序,最后凝固成了很接近六芒星的形状,六个角隐隐约约地连接着背对而立的六个人。
“独自穿越过山川河流”
简星航从舞台侧面一步步走向中央,浅蓝色的灯光穿插环绕着前行,追随着他的步伐。最后,他的脚步停止在六人队形的中心,侧对着观众席站立,身形再度隐没于刚好未被灯光所覆盖的阴影。
“再次相逢于无尽星光之中”
站在队形最前方的靳羽右手握着话筒,左手在空中划出一个半圆,与头顶天幕中的划过的流星图景完美同频。
——这是那天讨论舞台设计后形成的最终方案之一。
让全场的灯光,都成为他们舞台的构成。
最原始的灵感其实依旧是来源于烟火。
齐路遥他们是在尝试性提出设想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场馆的灯光能打出这么多花样,如果用心策划准备一下,几乎是可以玩成投影仪,只不过呈现出的效果要比投影仪看上去高级了不少——当然也复杂了很多,调试到现在的状况,实际花了相当长的时间。
刚讨论出来这种形式的那天晚上,简星航就熬夜去做了预调试。到第二天白天,color组人也花了所有组里最长的时间在与灯光的协调之上。
但即使如此,排练时间也依旧很短,同时容错率也极低。
几乎将他们的走位和节奏限制在了一个需要完全不出错的水平上——任何独特的设计都必然伴随挑战。
靳羽这句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就像信号。
话音落下的一刻,他退后一步融入队伍中,同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从几乎是静止的状态被彻底解放。
几乎都是飞起来的走位,人均跨越大半个舞台,又在同一时刻,在下一个、乃至于下几个站位点干净地收住。
闪烁的灯光依旧追逐着每个人的轨迹,在移动的过程中又不断产生小规模的爆裂效果,那些如同烟火余烬的色彩也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幅相当耀眼的绘卷。
“人生如逆旅
无数
擦身而过”
于时秋换位到最前方,停顿下来唱自己的part,然后转过身,伸手向前,从队友走位形成的片刻空隙中退向舞台最后方。
一条光路跟随着他的动线,光路的另一端,游心昼换到C位。
“延伸的道路
记载
途中闪烁”
话音落下的一刻,那条光路骤然破碎,星星点点的光斑散落向舞台的各个方向。
伴奏的鼓点声加快,组员们踩着鼓点落下的声音停顿和走位,每一次极短暂的暂停,动作和灯光都相互照应配合,将舞台的呈现描绘成一个完整的意象,又印证上每一句歌词。
极端的快节奏,伴随的是同样极端的绚丽。
“盛放于角落的花朵
沸腾于焦点的海浪烈火
缠绕交错
描绘出彼此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