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拍拍搂着她脖子嚎哭不止的赵锦心,“别哭、别哭,快看看,那是谁来了?”
兄妹俩见面,双双抱头痛哭,又喜又悲,不能自已。
姜迎花本还考虑是否由她调头去樟木村、刘家村给个信儿,说人找到了,让舅舅、表哥、七爷爷他们安心的,可赵秉诚这样哪里还能办事?
且,拐走赵锦心的刘矮子和王多福都在这里,要押入县城报官处置。
让赵秉诚赶着马车带着他们两个回城,万一路上赵秉诚逞一时之气把两人打废、杀了又怎么办?
两人罪大恶极,却该交由法理审度。
他自个儿上手讨公道,便是有理的事情变无理,以后恐也考不了功名了。
诸多思量下,姜迎花没回转回去。
而是尽快把刘矮子、王多福拖上马车,放入车厢,安置还在伤心的兄妹俩儿坐在车外头。
她自个儿琢磨了一番牵马,才挪开挡路的树枝儿,牵着马往县城方向去了。
待到了桃花村村口,姜迎花敲了村口第一户人家的门。
四月里,她出城卖出去的第一块豆腐就是这家嫂子买的。
当时天色太早,这家嫂子还警觉着呢,后面知道她是姜屠夫的闺女,又得知姜老汉生了病,还使她家小子给姜迎花带路,帮她在村里开了口子,以后的生意就这么做了下来。
马车就停在不远处,姜迎花敲开门,先问这位嫂子她家丈夫在不在家,然后托人去往樟树村报信,就说:孩子找到了,人也抓住了,都安心吧,不用守着了。
具体的情况,她明日或者后日亲自出城把事儿说清楚,今日要押着人进城送官,不好回转。
这么远的路程,光凭交情可不好叫人跑一趟呢,她给了银钱,还谢了再谢。
那嫂子必然问了这是怎样一件事儿,姜迎花也只说下回再告知,寥寥寒暄几句,就此离开。
过了桃花村,再怎么样也离县城城门不远了。
姜迎花松了气,接下来也确实顺顺利利的。
进县衙之前,她如法炮制,又请了街边铺子的伙计,花了银钱,请人去北巷的姜家和赵家报信。
就在县城里,这一通报信没花费几文钱。
能早早让帮她照顾着家的乘文哥和寻女心切的赵家人知道消息,挺值的。
马车切实停在衙门门口,姜迎花正不知下一步如何做,赵秉诚已经从马车上下来。
他叫赵锦心牵着他的衣角,自己则拿起了一个巨大的鼓槌,敲响了鸣冤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