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六旬老太的东施体验记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明月高悬,姜迎花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她在朱家坐了半个多时辰,尽管朱家婆媳都觉得麻花味道不错,不输点心铺子里的糕点,可姜迎花心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莫名生出了几分隐忧。

她不明白这点担忧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只能一遍遍的自省。

白天她在街上观察了糕点铺子,糕点铺子里最便宜的点心是绿豆糕,用油纸包做四四方方的样子,再用绳子捆了,比巴掌略大一点,十文钱一包。

若是按斤买,三十文钱一斤。

铺子里所有点心都是这种卖法,按包卖或者按斤卖,不像卖糖似的,嫌贵可以按两称。

这个卖法没毛病,价格也是公道的,就是销售模式不太灵活。

她之所以灵机一动想着做麻花,就是想从销售模式上钻点空子。

大部分人家很少在寻常的日子,特意出入点心铺子花十到二十文钱给孩子买一包绿豆糕,可小孩子嘴馋,大人总有磨不过的时候。

这种情况下,从兜里掏出两三文钱让他自己去街边买个包子、炊饼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综合以上,麻花应该定位在:价格不贵,没有门槛,能走街串巷的被随机零买到。属于随手掏一点小钱就能偶尔买给孩子解馋的小零嘴。

说得更简单些,就是要便宜实惠。

三文钱一根……从重量上来算,对标铺子里的绿豆糕是没有优势的。

一根麻花大归大,底层人家也消费的起,可有那精明的,买第一回时图个新鲜,等上手颠了巅重量便知晓不划算,下次未必肯再掏这个钱。

姜迎花整个都放松下来,这,就是忧虑的源头了。

可短暂的放松之后,她又抿紧了唇。

做麻花就是为了创收,创收的根源是给凑钱给姜老汉治病,以及扭转每个月还需要吃老本的现状。

她心里自然是希望赚得更多一点。

可……一番权衡,最终还是放弃了三文一根的定价。

一时的快钱确实让人眼红,可做买卖还是得图个细水长流。

两文钱一根?

黑暗中,她沉着点头,还行,利润和成本几乎对半开,但从吸引力上来讲还是差了点。

那么……三文钱两根?

不不不,想法一出她就连连摇头,三文钱两根太贱价了,要是面粉进价稍有提高,她连成本都赚不回来。

又沉吟了一会儿,突然,她灵光一现,差点一个击掌从床上坐了起来。

妙啊!

两文钱一根,五文钱三根!

这个定价绝了!

既可以促进销量,又符合当下百姓的家庭结构。

两文钱买一根麻花,拿回家里五六个孩子压根不够分,五文钱三根倒是能分得大差不差了。

她又细细推敲了一番,除了定价问题,还想了一下明天的销售方案,直至确认一切无误,终于安然入睡。

第二日,照例是四更天的更声在巷子口敲响,她闻声起床。

为了省力一点,她两只箩筐内各装了四十块豆腐,剩下的等下午再挑着出去。

麻花昨天做好放凉之后她就收进了一个陶罐里,用碗倒扣盖在上面避免麻花受潮。

考虑到这是一种没有知名度的小零食,她细心的准备了试吃装。

试吃装放到罐子里拿取不便,用油纸包着是最好的,干净体面又方便拿取,奈何姜家没有。

还是晚上喂药时想起姜老汉给她买的那一包梅子,把梅子腾出来用碗装了,取了原本包梅子的油纸用来包麻花的试用装。

纸上还残存着梅干的清香,或许会有点串味,但也只能将就着用了。

临出门前她在院子里的大水缸前照了照,把毛毛躁躁的头发都沾了水捋得服服帖帖得,终于挑着担子出门。

出了北巷,她吆喝着走进昨天开张卖出第一块豆腐的巷子。

经过一户门扉紧闭的住宅前,姜迎花偏头多看了一眼,心情稍许低落。

这户人家的女主人正是昨天第一个买她豆腐的妇人,她拐进这条巷子,既有雏鸟情节的成分,又因妇人是个爽快又大方的老顾客。

让人连着两天都买豆腐不太可能,可要是遇上了,指不定能跟人家唠几句家常,顺势把新品麻花推销一番。

可惜人不在家。

不过没关系,巷子很长,她选这条巷子还有第二个原因呢!

姜迎花继续往下走,嘴中吆喝声也不断:“卖豆腐咯!卖麻花咯!又白又嫩的豆腐,又酥又脆的麻花!看一看尝一尝,有好吃又好看的麻花卖咯!”

走街串巷地做买卖,步伐不能快了,不然客人放下手头的活儿从家中出来,而你已经走没影儿了。

所以姜迎花一直保持着不紧不慢地速度前行,走过了大半条巷子,即将走至巷尾时,前方传来的动静让她眼眸一亮,步伐加快了不少。

转过一道弯,视野突然开扩起来,原来是狭窄的小巷已经走到了尽头,前方路中间有一口水井,周围四通八达的连接着三四条小巷。

像姜家、朱家这种自家院子里就有水井的人家是少数,大部分人家都是从这种公共的水井里头挑水用,一条巷子或者几条巷子共用一口水井。

此刻姜迎花看到的这口水井边上就聚集了十多个人,有男有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