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些孩子到了卓家以后,天天吃得饱穿的暖,一个个身体养的棒棒的,师傅们天天拿着鞭子棍子在旁边看着,谁敢偷懒上去就是一下子,疼还不算,关键是丢人啊,这么多的师兄弟在一起,就你天天挨揍,这个脸往哪搁?
还有师傅说了,将来大少爷回来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要,得看谁都功夫好才能留谁,只要让大少爷看上,这一辈子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啥都不愁了。
这帮半大小子本来就是血气方刚的岁数,练武的人又多喜欢好勇斗狠,庞师傅跟陈强他们教给这些孩子的招数,全是从各种功夫里边挑出来,包括双峰贯耳、弹腿蹽阴、刀掌击喉、二龙戏珠之类的阴毒招数,还有一些分筋错骨、扭筋擒拿的格斗技,讲究的就是一击必中,不管哪招,只要功夫到了,轻者致残,下手狠一点的都能要命。
庞师傅早年带着陈强他们这些师兄弟跑江湖的时候,为了避免与江湖人结仇,极少使用这些阴毒招数,教授这些孩子们的时候也一再的告诫他们,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用。
那干嘛还要专门教授这些阴招损招呢?主要还是因为卓立仁对这些孩子的要求,与庞师傅他们跑江湖的时候不一样了,庞师傅带着陈强他们跑江湖是为了混口饭吃,练功夫多为自保而不是伤人,能不动手尽量别动手,一旦动起手来伤了人,这个仇就算是结下了,江湖上有话叫‘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
陈强跟庞师傅没事的时候坐一块喝酒,说起来卓立仁花钱费劲的弄这么些孩子到底想干啥,琢磨来琢磨去,结果就一个,为了十几年后的那件大事做准备。
到了那个时候,这些孩子正当年,大少爷要带着军队去跟日本人拼命,这些孩子就算不能跟着一起上战场,至少也能在大少爷身边贴身护卫,除此没别的可能。
想明白了这个,也就知道怎么教这些孩子了,这些孩子将来的对手只能是日本人,到了战场上傻子才会给对方手下留情,一出手势必全力以赴,务求一击必杀,既然如此就不能教这些孩子那些花架子,要教就教那些必杀技,越阴毒越凶狠越好。
卓立仁与陈强两个人说话间,台子下面那些孩子已经聚齐了,二百多个淘小子,真要是撒了欢,能把那么大的院子铺满,聚在一起也就是篮球场那么大块地方。
看着台下这些孩子挤挤挨挨的站像,卓立仁就知道他们还没受过真正的军事化训练,这也难怪,庞师傅和陈强也不懂军队里的那些东西,只能是有什么教什么了。
陈强大声告诉台下这些孩子,自己身边这位就是他们真正的主子,你们这些年吃的穿的,还有这些师傅跟先生教的,都是这位卓大少爷出的钱。
什么叫‘衣食父母’?就算是你们的亲爹妈还活着,也未必能有卓大少爷待你们这么好。前几年卓大少爷在美国读书,你们没机会给主子磕头,现在卓大少爷回来了,大家一起给主子磕头。
随着陈强一声大喝,操场上所有的孩子齐刷刷跪在雪地上,开始给卓立仁磕头。到了这里就有点乱,有的孩子磕了三个头就抬头看着台上的卓立仁,也有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小一点的,跪在那里磕起来没完。
台子下边的雪地早就被这些孩子踩实了,有的孩子脑门子都磕青了还不停下,在他们那幼小单纯的心灵里,觉得使劲多磕几个头,就是对主人最大的感谢了。
卓立仁赶紧招呼这些孩子,麻利的从雪地里站起来,看着这一个个穿的跟小狗熊似的孩子,扎煞着手脚,费劲的从呲溜滑的雪地上爬起来的滑稽模样,再看看他们冻的通红的胖乎乎的圆脸蛋,卓立仁的心里突然冒出来一种为人父母的感觉。
这些孩子虽然都是无家可归的孤儿,现在到了自己家,就是自己的孩子了,卓家管他们吃管他们穿,还花钱请师傅教他们功夫,聘先生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自己其实已经扮演了他们父母的角色,以后还要带着他们往前走,这些孩子毫无疑问的还要继续跟随自己,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消灭一个又一个敌人,自己将会与这些孩子一起前进和成长。
在这个过程里会有人中途离开,不管是背叛还是牺牲,有些事避免不了,有些人总会离开,虽然难过,虽然不舍,该来的迟早会来,既然选择了那个目标,不管多难都得坚持到底。
牺牲在所难免,会死很多人,也会血流成河,只要能够实现那个伟大的目标,再大的牺牲都值得。卓立仁没想过自己将来的结果如何,他现在只想着尽人事听天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