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重生东北1910 > 第283章 童子军

第283章 童子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既然明知道以后几年都指望不上官方拨款,卓立仁为什么还不肯接受这些掌柜的‘捐款’呢?其实是没必要,这些人的心意是好的,问题是都加一起也没多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卓立仁回来这些天,已经抽空做了一个计划,在未来的五年里,他准备自己提供资金,跟美国导师戴维教授进行合作研究,主要是想通过这种合作,得到一些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就是把戴维教授现在的学生高薪聘请过来,由他们挑头,再搭配一些中国助手,成立几个课题组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项研究,这样做的好处是研究的进度比较快,还可以顺带着培养一部分中国学生。

美国的大学生毕业前,一般都有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期,这些人在美国的实习条件当然会比来中国好的多,可是也得天天顶着大太阳,在地里摸爬滚打一身泥,搞农业的就这样,想干干净净的根本没门。

这样说起来,他们的毕业实习在美国与在中国差别真的不大,只要想办法在生活条件和薪水上让他们心里舒服点,想来没什么问题,何况他们在美国实习,除了生活补贴还没有薪水可拿。

这么干的好处是可以快速出研究成果,要靠他自己一个人鼓捣,这么大个东北得有多少种庄稼?玉米、高粱、小米、小麦、水稻、黄豆…就算是把其中的一半研究明白,还不得到猴年马月去?

当然了,有好处自然就有坏处——费钱,按照他的这个计划,每年至少也得花费几万大洋,按照农业研究的一般规律来看,至少要持续四到五年,才能有一个初步的结果。

家里的这几位老掌柜一年的份例,都加一起也不够卓立仁一年的费用,这些钱在他还真不算什么,特别是随着一战的愈演愈烈,他在美国和欧洲的那些工厂,在未来的几年能给他赚到的钱几乎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既然如此,就没必要让家里的这些老人从自己腰包里往外掏钱,关键是将来的人情不好还。

送走了这些来拜年的客人,卓立仁正想着去陪父母聊聊天,顺便问问,明天去巴彦看望姥姥姥爷,是坐马车去还是开汽车去,确定下来好吩咐人准备,转脸却看见陈强站在客厅门口,正对自己悄悄招手。

他有点纳闷的过去问他,怎么还不赶紧回家过年,陈强小声说,按照往年的规矩,今天老爷太太应该去看望家里买回来的那些孤儿,刚才趁着人多乱哄哄的时候,他已经去问过老爷,老爷说从今年开始,只要大少爷在家,就由大少爷出面去看望那些孩子。

卓立仁当然明白父亲的意思,跟父母打了个招呼,穿好大衣,跟着陈强带着何大勇,坐上马车直奔木材厂而来。

卓立仁离开那年,哈尔滨闹了一场瘟疫,后来他父亲出面,陆陆续续收留了四百多个孤儿,本来按照母亲的意思,应该尽量多收留一些,瘟疫过后,仅傅家甸一个区就有三千多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他们的家人几乎都死于这场瘟疫。

卓经武出身于官宦之家,他虽然没做过官,他比谁都清楚那些下层官员的龌龊与卑鄙,他们自己不做好事,还不让别人做好事,好人都让你做了,不就更显得他不是东西了吗?

在得知滨江道台衙门设置的养济院收留了五百个孤儿之后,卓经武让陈强他们只收留了四百个孤儿,坚决不肯与官府衙门比肩看齐。

尽管当初只收留了四百个孤儿,后面这几年,在他母亲的安排下,陈强他们陆陆续续的又收留了三百多个,只是零零碎碎的没有当初那么显眼。

陈强是一个谨慎小心的人,他知道自己出面太扎眼,弄不好还会被那些衙门里的官差还有警察当成是人贩子,或者直接就是栽赃陷害也不好说。

他告诉那些被收留的孩子,让他们别扎堆,出去玩的时候,在大街上找他们认识或者熟悉的孩子,只要愿意来就偷偷带他们回来,陈强又在木材厂的旁边,搭了十几个长排的木头房子,每个房子里边都是一长溜火炕,能睡四五十个孩子。

木材厂附近的土地基本上都被卓经武买下了,这些孩子就住在这些仿照俄罗斯人住的那种被称为‘木刻楞’的木头房子里边,一尺多粗的原木做墙,木头缝里都用东北特有的乌拉草和泥填满,保温性非常好,夏天不热冬天不冷。

别看东北的冬天那么冷,木材厂最不缺的就是烧柴,一到了冬天,晚上吃完了晚饭,这些本来无家可归的孩子吃饱了,就在烧得热乎乎的屋里连打带闹的撒欢淘气。

卓经武定的规矩:这些孤儿不论男女,六岁以上无一例外,全部开始上学,十岁以下的男女混住,一律半军事化管理,每栋宿舍里都有两个木材厂职工的女眷照顾。

十岁以上的男女分住,全军事化管理,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解决。卓经武当然不懂如何进行军事化管理,可他认识的俄国人多啊,他那些俄国朋友里边有一位叫伊万诺夫的,曾经在俄国沙皇专门为那些贵族设立的童子军里做过教官。

他为此还被派去法国专门培训了半年,成为在世界童子军总会注册备案的一等教官,没有任何背景的他后来被别人取代,失去了这个待遇优厚的工作,他不得不携家带口的来到远东的哈尔滨投奔他的表兄,在中东铁路局找到一份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工作虽然很轻松,收入却只能勉强让他养家糊口。

当卓经武在一次聚会里不经意间说起来,自己正在为收养的几百个孤儿如何教养的问题发愁时,这位伊万诺夫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开始滔滔不绝的,给卓经武介绍起世界童子军组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