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花的不是他自己的钱啦,这种奢靡浪费的毛病,从沙皇时代一直传承到苏联时期也没什么改善,俄国人的效率绝对是地球人里边最低的。
卓家的马车穿过硕大无朋的花园来到了别墅跟前,卓立仁先跳下马车,再搀扶母亲和父亲下车,地上的积雪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看得出来,主人是很在意今天来的客人的。
等到父母都在雪地上站稳了,卓立仁趁着主人还没出来,先环视了这个花园一眼,诺大的花园里边,那些低矮的小树丛都被修剪成各种复杂优美的图案,夏天这个花园应该是花团锦簇美轮美奂的样子。
尽管现在的一切都被积雪覆盖住了,还是可以看出来,那些植物在积雪之下,依然呈现出来小兔子小鸭子之类的卡通图案,还有就是各种圆弧长方形三角形的图案,卓立仁估计,这么大的一个花园,至少也得十几个园丁才能打理过来。
就在卓立仁他们一家人,看着这个大的看不到边的花园啧啧称奇的时候,一个穿着燕尾服的管家模样的人出来了,看见这一家子都在呆呆的‘欣赏’花园的样子,不禁有些得意的挺直了胸脯。
三脚两步的下了台阶,来到卓立仁他们面前,先对着卓经武略微鞠躬致意,然后开口用俄语说欢迎来总督府做客,总督阁下及夫人已经在客厅等候了。
卓经武和儿子都懂俄语,卓经武也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转身跟着这个管家拾阶而上往别墅门口走,卓立仁搀扶着母亲跟在父亲后面,一边上台阶,一边给母亲翻译刚才这个管家的话,这个管家略微有点意外的回头看看卓立仁,然后什么也没说,就去开门了。
卓立仁搀扶着母亲一进门,在看见站在客厅与门口之间走廊里的霍尔瓦特夫妇的同时,感到了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俄国人在冬天最寒冷的时候,不管外边多冷都不在乎,可是在家里只要条件允许,却是越热越好,恨不得热到不穿衣服都行,就像他们喜欢蒸桑拿一样,一会冷一会热还都得弄到极致,不知道他们那种强健的体格,跟这种极端的生活习惯有没有关系。
作为主人的霍尔瓦特夫妇,几乎从来不会到门外迎接客人,这也符合他作为沙皇亲自任命的中东铁路总督的身份,只有很少的有身份的客人能让他们送到门外的台阶上。
能应邀来他们家里做客的中国人本就极少,就算卓经武现在已经是哈尔滨市民议会的议长,也还没到能让霍尔瓦特夫妇降级而迎那个地步。
到目前为止,能让霍尔瓦特夫妇到门口台阶下面迎接的中国人只有一个,就是现在的黑龙江护军使兼民政长、巡按使、黑龙江将军、中东铁路中方交涉大臣的朱庆澜。
尽管他因为涉及中东铁路沿线的权益方面寸步不让,而且还是寸草必争,可以说是霍尔瓦特最烦的一个中国人了,可是包括霍尔瓦特在内的所有俄国人,都非常敬重他的为人与操守。
俄国中东铁路总督迪米特里·列奥尼德维奇·霍尔瓦特将军出生于1859年,今年应该是56岁,他的个子比一般的中国人略微高一点,在俄国人里边只能算是中等。
卓立仁估计他的身高跟自己差不多,应该不到180公分,身材与大多数俄国人的体格相比算是比较清瘦的,除了他身上那套挂满了各种勋章的总督制服,还有他脸上严肃高傲的表情,最有特点的,应该就是他的头发还有胡子了。
地中海发型的他,除了周围一圈灰白色的头发,中间整个头顶部分几乎就是一片光秃秃的不毛之地,上边太少下边又太多,从鼻子下边到下巴长满了长长的灰白色大胡子,就连他胸前的那些勋章,都被他浓密的胡子遮挡住大半,现在卓立仁知道,为什么中国人都管他叫白毛将军了。
他的夫人全名叫卡米拉·阿里贝尔托乌娜·霍尔瓦特,这位女士在哈尔滨的历史上值得记上一笔,今天的哈尔滨,之所以有音乐之城的美誉,恐怕大半原因来自于她。
她于1852年出身于圣彼得堡声名显赫的艺术世家——贝努阿家族,她的父亲阿里贝尔特·尼古拉耶维奇·贝努阿,是俄国著名的画家、建筑师、音乐家,任教于圣彼得堡皇家艺术学院。
她的母亲玛丽亚·卡尔罗乌娜·肯特,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任教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母亲有着瑞士血统,而且还是沙皇的近亲。
关键是沙皇喜欢并且愿意与她母亲的家族亲近,这是霍尔瓦特能够当上中东铁路总督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