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重生东北1910 > 第270章 赔钱议长

第270章 赔钱议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议会的全称为市民参政议政会议,是民国以来的新生事物,表面上说起来,好像什么都能掺乎进去管一管,其实没什么实质性的权力,说是什么都管不了也没错。

至于这个议会能管多少事,完全取决于那些实权在握的地方督抚,愿意给你多少实际权力,可是谁又愿意在没什么好处的情况下,把自己手里的权力分给别人呢?

与其说是让老百姓参与政事,还不如说是背锅侠还差不多,那个时候,中国绝大多数的这种市民议会,可以说都是一个摆设而已。

问题是哈尔滨这个地方,与国内的大多数地方都不一样,卓经武这个议长的份量,也就有些不一样的意味了。

前面咱们介绍过,哈尔滨这个城市完全是因为有了中东铁路才会出现,并且在极短的时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

俄国人为了让哈尔滨这个城市,能更好的为中东铁路服务,从1896年开始,一直到1916年之间的20年里,在哈尔滨的城市以及铁路车站建设方面,投入了超过1350万卢布的巨资。

这笔巨款换算成中国的银元,也超过了1200万大洋,这在那个年代的中国,绝对是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近一二百年里,恐怕只有紫禁城里边那位‘老佛爷’,给自己的60大寿修颐和园的手笔,勉强能跟这个规模比上一比,可一个是为国家的利益服务,一个是为自己的享受耗尽民脂民膏,孰轻孰重您各位自有高见。

尤其是那个老妖婆的那句‘宁与友邦不舍家奴’,简直就是死有余辜,反正码字的觉得,满清奴役祸害中华近三百年,说一句恶贯满盈绝不为过。

咱们回过头来说卓经武的这个议长怎么个与众不同,即便是到了1915年,哈尔滨真正说了算的还是俄国人。

由满清设立又被民国延续的哈尔滨关道,也就是滨江关道,是中国政府在哈尔滨唯一的官方机构,其所有的权限范围,仅限于中东铁路事务的交涉,以及滨江道下属9县的赋税征收。

哈尔滨市内,归中国地方政府管辖的范围只有傅家甸这一片,其余包括新市街(南岗)、埠头(道里)、香坊这三个最重要的区域,一直都归俄国人管辖,这些地方的税收、治安、军警、户籍,所有的一切也都由俄国人负责。

卓经武当上议长之前,哈尔滨市的绝大部分事务跟滨江道没什么关系,俄国人根本就不让中国人插手这些地方事务。

一直到卓经武成为滨江关道的议长之后,情况才有所改善,卓经武是靠着与俄国人做买卖才发起来的,他与很多的俄国人关系密切,特别了解这些俄国人的想法和做事的方法。

他就想方设法的劝说那些俄国人,把一些他们不愿意也管不好的,所谓的‘麻烦事’,都交给他负责的这个市民议会来处理。

先从小事开始,一点一点的慢慢取得了俄国人的信任,俄国人知道卓经武不仅善于处理这些麻烦事,在维护中国人的利益的同时,还能考虑到俄国人的感情和利益,不是那种只知道维护一方利益,牺牲另外一方利益的人,他们也需要这样的人,帮助自己解决一些麻烦事。

俄国人的‘懒’,与日本人的‘贪得无厌’一样,都比较突出,与日本人比较起来,卓经武倒是宁肯帮助俄国人。

俄国人虽然也很贪心,别管是不是装给别人看的,至少俄国人在干坏事的同时,还知道装装样子,多少给自己保持一点体面,与那些穷疯了坏透了的日本人比起来,还是能让人稍微容易接受一点。

因为帮助俄国人的事,卓经武在议会里边没少受到责难,那个因为没当上议长,而与卓经武处处做对的富商武百祥,经常在议会里当众对卓经武发难,指责他牺牲中国人的利益,去讨好俄国人来为自己赚取好处。

大部分议员都知道他们两个之间的那些恩怨过往,自然明白这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卓经武也不着急,除了要求对方不要空口白话,拿着大帽子压人,耐心的摆事实讲道理,结合具体事,来分析讲解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处理。

卓经武诚恳的表示,如果有人可以比自己更好的维护中国人的利益,自己情愿辞去议长,让贤给他,结果没人搭腔。

谁都不傻,能坐到议会里的,都是一些非富即贵,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说闲话挤兑别人容易,真让你去跟那些俄国人当面锣对面鼓的‘讲道理’,你去试试看?

没有那种积年累月慢慢建立起来的尊重和信任,你看看俄国人搭不搭理你?自从卓经武做了议长之后,几乎每个月都要去拜访俄国中东铁路总督霍尔瓦特,除了喝茶,也经常被留下吃饭,到了武百祥这,他连人家的门都进不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