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立仁一看,这家伙是虎死不倒架,鸭子熟了嘴硬啊,有心接茬怼他吧,还不能太过分,唬着脸蹦出来俩字:“没有。”
“嘿!臭小子还挺倔,行,没有就没有,老子也不差你这口茶,唠点正事吧,既然你这个什么开发署设在奉天城了,绥靖治安也是份内之事,都督府安排老子出去剿匪,可没钱发饷,让老子自己从地方上收。
今天到了你这,先把今年的治安税,还有剿匪税一起结了吧,也不多,2000大洋,告诉你啊,这可不是老子自己收的,是都督府让老子这么干的,有什么不痛快,你找张锡銮说去。”
张作霖说的这个剿匪收税的事,其实也是一半真一半假,说是真的,还真是张锡銮让他收的,说假的,是因为他已经从奉天商会那里,早就把这个剿匪税都收齐了,跟卓立仁这么说纯粹就是故意难为他。
没想到卓立仁不仅没接他这个话茬,直眉瞪眼看着张作霖还笑了,把张作霖给弄糊涂了,这小子什么毛病这是?吓傻了?看着也不像啊?那就是这小子看不起自己,他是在笑话老子呢。
想到这里的张作霖,不由得心头火起,刚想要瞪眼睛骂人,卓立仁开口说话了:“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张师长应该知道,我是美国留学回来的,我在美国的先生叫戴维,是一个著名的大学教授,差不多全世界学农的人都知道他。他跟我说过一句话——军人与政客都不是可以讲道理的人,那时候我还不相信,现在我信了。”
卓立仁说完了这些话,看着张作霖,半天才慢悠悠的问他:“张师长知道这句话是什么吗?”
被弄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的张作霖,顿时就觉得心里的火气往上冲,很不客气的说:“我哪知道?”
卓立仁就像是老师给小孩子讲故事一样给他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政客的脑袋太聪明了,所以他们只讲利益不讲道理,而军人的脑袋太笨了,所以他们只知道自己想要啥,却不知道怎么得到,而且还说不明白道理,张师长您觉得呢?”
卓立仁说的是轻描淡写,一点烟火气都不带,张作霖可被他这几句话气得够呛,他这半辈子,能从俄日战争的枪林弹雨,以及江湖上的刀光剑影里,混到现在的地位权势,就靠自己那个聪明过人的脑袋瓜子活着了,现在冷不丁冒出来一个二十不到的毛孩子,当面说他笨,这玩意叔叔能忍婶子忍不了啊。
就在他忍不住想发火的时候,却生生把那股子邪火又给压回去了,他能在这个乱世里混到今天的地步,可不是全凭着侥幸和运气,就算是到了后来,他被日本人炸死之后,日本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隐忍功夫和耐心远超常人。
就连日本人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没有过人的本事,就凭他一个兽医出身的普通人,再怎么敢打敢拚,成就也有限,又怎么可能成为后来的东北王。
张作霖能忍住没发脾气,除了他的忍耐功夫过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像卓立仁这样的人他见过很多,唯一的区别就是,还没见过像卓立仁这么年轻的。
现在让卓立仁跟教小孩子似的那么说他,让他着实有点上头,可他心里很明白,卓立仁之所以敢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
这种故意用大话来得到别人重视的把戏,之前他自己也没少玩,当年他能得到东北任前总督赵尔巽,还有徐世昌的信任与器重,其实都用过这一招,当然也离不开他手里的兵。
张作霖斜眼看着老神在在的卓立仁,心里是又生气又想笑,毛都没长齐的小兔崽子,就想在老子面前玩心眼,行,老子就听听你的道理。
你要是能说圆乎还则罢了,要是你敢拿老子不识数耍老子,老子才不在乎你是谁家的上门女婿呢,看我怎么大嘴巴子扇你。
想到这里张作霖,心里感觉舒服不少,耐住性子说:“你们那些洋先生的道道,咱老张听不明白,你倒是跟咱说说,是啥道理啊?”
卓立仁有些意外的看了张作霖一眼,张作霖的这份涵养功夫,让他也有点佩服了:“张师长现在已经是张大帅了,自然明白一个道理叫‘无粮不聚兵’是吧?”
“嗯哪,有这么句话。”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没粮没钱就没人当兵,当兵就是为了有口饭吃,可是粮食从哪来呢?”
“这不废话吗?地里种呗。”
“着啊!可是谁去种呢?”
“小子,有话好好说话,别搁这没屁搁嘞嗓子,你要这么聊天,信不信老子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