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说到这里,故意打了个沉,只拿两只眼睛死死盯着卓立仁,一双不大的三角眼里,精光四射灼灼逼人。
卓立仁故做诧异的反问:“什么?张先生与张师长还是亲戚?请恕小可孤陋寡闻了。张先生您也真是的,有这么好的亲戚,还这么关心照顾,您还来我这个小庙做什么?您这不是拿我开心呢吗?
得嘞,我这的庙太小,荣不下您这尊大神,我也不敢高攀,您吶,还是跟张师长另谋高就去吧,二位请自便,恕不远送了,大勇,替我送客。”
张作霖刚才说的这一段话是有缘由的,清末民初的时候,礼崩乐坏纲常大乱,所谓的末法时代大抵如此。
满清灭亡,民国初建,很多方面都不完善,特别是法制方面亟待加强,说是骗子满地走,一点都不是夸张。
1913年的北京,曾经出现过一个‘满蒙善后事务委员会’,风传还是袁世凯亲自批准成立的,专门负责解决那些满清遗老遗少们的困难。
这个‘满蒙善后事物委员会’,一时间搞得是风生水起财源广进,那是高朋满座贵友如云,出来进去都是些王爷之类的大人物,很快就被一些江湖骗子给盯上了,用尽各种花招,以复辟的名义哄骗他们出钱。
这些满清余孽手里有的是钱,乱七八糟什么想法都有,还特别舍得花钱,一直到一年之后,这个‘满蒙善后事务委员会’被北洋政府取缔,这些冤大头才知道,那些被抓的人都是骗子,这种事情都能出现在天子脚下,还有什么事出不来。
张作霖这么说,虽然是其来有因,卓立仁却不吃他这一套,他这个农林开发署,是由北京政务院批准成立,并且是直属于北京的名正言顺的机关部门,跟地方就没什么关系,从人员编制到资金来源都与地方无关。
之前他也去过都督府,在张锡銮那就算是报了到,也备了案,自古就是军政两条线,互不同属,更是互不干涉。
别说你就是一个27师师长,再加上奉天保安司令,就算是张锡銮来了,也得是客客气气,这个就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国字号,或者直属中央的企业,不受地方辖制一样。
还有一个原因是,卓立仁的上一辈子里,通过几个原来东北军的老战友了解到,一些关于张作霖的脾气秉性,知道这个人的性格里十分复杂,除了为人仗义打仗凶狠,还有深通人情世故之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狡诈。
张作霖的把兄弟冯德麟说,张作霖肚子里是‘九曲回肠’,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你要是单纯去看他的表面,或者从他说话的字面意思去理解,肯定就‘离题万里’了,后来那些跟他打交道的很多人,当然也包括那些日本人,就是吃了这个亏。
张作霖进来,先表明他与张有德之间的亲戚关系,还咋咋呼呼故意吓唬人,卓立仁对张作霖的心思看得再明白不过了,无非就是看自己太过年轻,想玩秀才见着兵那一套把戏。
对于这些他不仅不怕,还想趁着现在两个人不熟悉,张作霖也没成为东北王,自己的岁数还小,装傻充愣的怼张作霖一下子。
他觉得像张作霖这种人,就是那种越顺着他越拿你不识数,可你要是反过来跟他硬顶的话,十有八九他还会觉得你挺有骨气,当然前提是你得占住理,无礼辩三分或者胡搅蛮缠,在张作霖这肯定不好使。
果不其然,张作霖让卓立仁的话给弄糊涂了,人家压根没接自己的话茬,你说东他说西,驴唇不对马嘴,这话怎么往下唠?
再说了,我都说了张有德是我老叔,正常情况下不是应该马上表示一下,对自己这个大人物的景仰,再给张有德加上几倍的薪水才对啊?
再不济也得诚惶诚恐的说几句,自己有眼不识泰山之类的客气话,怎么还把张有德给辞了?这是什么路数?
再想想昨天晚上,张有德在自己家里说的话,这个小年轻可是北京派下来的,还是留洋回来的,要是家里没点身份地位,就他这么点的岁数,就能混上这个署长?门也没有啊。
或者是京城里边,哪个大人物的乘龙快婿也说不定,否则他就敢这么跟老子说话?至于这个农林开发署的真假,他压根就没怀疑过。
除了张有德,他在都督府里还有别的眼线,卓立仁昨天去过都督府,见过张锡銮的事他都知道,刚才那么说,不过是为了吓唬吓唬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小子,要是真能吓唬住他,后边的话就好说了,可惜的是没吓唬住,别看这小子岁数小,心气还挺高。
要不怎么说疑心生暗鬼,都不用卓立仁说什么,张作霖自己就给脑补齐了,事情想明白了,说话就客气多了。
张作霖看了看一直在旁边,急得直朝自己挤眉弄眼连连作揖的张有德,点点头示意他稍安勿躁,这个时候的张作霖绝对不能说软话。
做戏做全套,老江湖的他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咋地?心虚啦?老虎屁股摸不得啦?别说你一个小小的开发署?就是都督府,咱老张也是平趟,没规矩的小子,没看见老辈搁这坐半天了,连杯热茶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