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立仁自然是无可无不可,他也不知道这个孟买在哪,从英国到那里的距离,比到马来亚的吉隆坡是远还是近,一看票的价钱,再一问到孟买的时间,就知道孟买比马来亚要近得多,能在海上少晃悠几天何乐而不为呢。
让他觉得挺开心的是,他还可以坐原来那条名字叫马来半岛号的快速邮轮,连船票都不用重新买了,这条船的航线本来就经过孟买。毕竟现在还没赚到大钱不是?能省则省吧,少浪费就当是赚了。
这艘最新式的蒸汽轮船虽然速度不慢,可是中间途径停留的港口不少,一开始停靠的港口时间都很短,越往后面的那些港口停靠的时间越长,应该是为了补充煤水食品,这就比较耽误时间了。
由于这是一条往返于英国和马来亚之间的定期邮轮,经过的主要城市都会停靠。6月23日,第一站到了葡萄牙的里斯本,可能是因为刚刚离开英国,不需要补充什么给养的缘故,在这里只停留了6个小时,上下客人之后就离开了。
第二站是6月25日,抵达北非的阿尔及尔,在这里也只是停留了几个小时。第三站是6月27日,晚上6点多到了突尼斯,在这里待了一整夜,卓立仁就着船上的灯光,看见码头上一直有人在往船上面搬东西,还有一根粗大的水管接到了船上,估计是在补充水和水果蔬菜什么的。
不管到了哪个港口,卓立仁都会在船刚一靠岸就冲下去,跑到码头上最近的一个报摊,把所有英文报纸都买了一张,先看标题,看看有没有什么大新闻和重大事件,结果什么都没有,弄得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失望,战争没爆发就不会死人,他就发不了财,这玩意还真挺矛盾的。
1914年6月29日上午10点,船到了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卓立仁等到船在岸边停靠稳妥之后,才稳稳当当的跟着下船的人流慢慢的往岸上走。他已经从最开始的那种过于兴奋的状态里面摆脱出来了,他也想明白了,这个事情跟你着急不着急一点关系都没有,该来的早晚会来,那又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闹心吧啦的,还挺难受?
卓立仁溜溜哒哒来到了一个报摊跟前,卖报纸的是一个十多岁的意大利小孩,看见卓立仁递钱过来,拿起来一张英文报纸递给他,卓立仁还没有把这张报纸拿到手里,就看见上面头版头条的位置,一行粗大的黑体字标题【奥匈帝国王储在萨拉热窝被刺杀身亡】,下面还配着这位王储的巨幅照片。
卓立仁的脑子里‘嗡’的一下子,好半天都没有任何反应,身边的人看见了这份报纸上面的惊天消息之后,都在纷纷讨论这个消息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他都完全没有在意。
一直到有一个人因为这份报纸卖完了没有买到,正好看见他手里拿着报纸在那发呆,问他两遍他也不回答,想从他手里把这份报纸抽走,这才把他才刚才那种浑浑噩噩的状态里面唤醒。
卓立仁快速浏览了两遍报纸上面的主要标题还有大概内容,就把报纸递给那个人,意思就是送给你了,也不管人家的再三道谢,自己迷迷瞪瞪的回到船上自己的房间里面,一脑袋就扎到床上,心里面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根本就说不清楚是一个什么感觉。
你说高兴吧是肯定的,他已经为了这个时刻准备了四年了,前前后后投入了几千万美元,不就是在等待这个事件发生吗?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刺杀了奥匈帝国王储,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无数的杀戮。
当然他不是因为这个高兴,而是一旦战争爆发,就会有无数的小钱钱跑到卓立仁的兜里来,这个事情还是值得高兴一下的。反正战争又不是我弄出来的,没有我这些事也一样会来,那些人还是会死,我不过就是利用好这个难得的机会而已。
战争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始,不过那个报纸上面的刺杀事件已经登出来了,战争的爆发就是迟早的事,这两个事情是一而二、二而一,不可分开的。战争已经在路上了。自己虽然已经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准备了那么多,还是得好好想想看,还有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得更好。
卓立仁想从这种晕晕乎乎的状态里面摆脱出来,结果这么绞尽脑汁的想来想去,还真被他给想起来一件事情,他立马从房间里面飞奔而出,一路狂奔,从头等舱连下几层楼梯,又跑过舷梯到了岸上,不顾被他撞到或者吓到那些人的尖叫斥骂,一直跑到了码头外面的电报分局。
那里有一个人也在发电报,他不得不尽量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和呼吸,拿起来一张电报纸开始准备电报稿,他要给美国总部的保罗、英国的查尔斯、法国的皮埃尔还有瑞士的斯蒂芬发加急电报,内容只有一个:鉴于目前的局所有分公司务必于20天内与所有供应商以最高额度违约金签订5年以上的长期供货合同,不超过10%的年递增率和30%以内的溢价率都可接受,卓立仁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