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十二点,路过休息区,时雨走进肯德基,点了两份套餐,打包。
“这不是池一吗?”
“是吗?”
时雨吓得一口咬紧吸管,以为被发现了,又忽然想起来,池一还在车里,没法被发现。
“不是不是,是马锐瀛。”
时雨更觉得奇怪。
她摸索着定位声音的来源,余光偷偷瞟过去。
声音来源是五米外,斜后方的一对女孩,身上穿着度假的长裙,彩色长披肩。她们坐在同一排沙发上,挨得很近,低着头一起看视频。
原来是说手机上的人。
时雨松一口气,吸着扁吸管里的可乐,耳中灌入她们的对话。
“我觉得比池一帅。”她又加了一句。
“你什么眼光啊!”
“你自己看。”
她们没开外放,或者只开了一点点她们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总之,五分钟后,又有一句迟疑的声音传来。
“好像真的还行。”
“对吧!”
“虽然就出了两集,但是可好看了!他妈也有意思!”
时雨马上明白,她们看的是哪一部剧了。就是林梦茵最新主演的哪一部剧。
林梦茵复红了。
这件事太显而易见,以至于时雨想不知道都难。
说是家庭题材,精神状态却很感人,模仿短剧的快节奏,三分钟一个梗,剧长在梗上。加上原本就是大导演操刀,片方看好,买了很多宣传,无数人大呼“演我日常状态”。
除了她,演她的儿子的人也红了。不是别人,正是马锐瀛。
甚至,在这部剧中露过三面的送水工都火了,无数人模仿他送水时骂骂咧咧的样子。
幸好,林梦茵的翻红之路没被宋威廉耽误。
至于马锐瀛,她相信,等池一的新剧播出,一定就不会再和别人被一起提起。
她对池一当然有着这样的私心。
时雨攥着快餐纸袋,打开车门,递给池一,拧动钥匙,继续开车。
两天一夜,终于到了长山县。
到达时,已是黄昏。
橘红色的天空,满天都是晚霞,明天一定会是晴天。
池一走出车门,这一次是真的全副武装,没留下一点叫人认出他身份的踪迹。
背上还背了一个很朴实的布面白书包,是之前他背来江城的那个。崭新,平整,没有一丝污渍,就好像第一次见到它时一样。
荀奶奶来村口接他们,让她想起一些很经典的桥段,感人煽情,实际上,这场见面很平淡,感觉也并不温馨。
荀奶奶很瘦,很小,和其他的瘦巴巴的老太太没什么两样。
记忆中的形象早已被冲淡,她不知道她到底和之前有什么不同,老了几分。好像人们总是更在意十岁和二十岁之间的十年,对于六十岁和七十岁,就有些无所谓——已经不会再长高了,不会东奔西走了,也不会再改变了。
实际上,这两样都是十年。
不会改变的十年,不是比之前更难熬吗?
荀奶奶走在池一旁边,不说话,气氛略显沉闷。
掰着手指头算,他们明明一起生活了六年,见面竟然没有一句话说。
她记起池一刚上高中时,江城实验中学请她去了开学典礼,但时雨自己也要上学,参加本校的活动。她对见荀奶奶毕竟没有见池一那样迫切,因此没来得及见一面。
东绕西拐,池一紧跟荀奶奶,明显记得路。她则跟着池一,亦步亦趋。
过了一个拐角,她还想往前走,被池一叫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