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清觉寺很灵。
原先林熹桐是不信的,可此刻,她有些动摇。
香火燃于眼前,佛祖高坐金莲之上,面含慈笑,有普渡众生之姿。
林熹桐双手合十,跪在蒲团上。
那日与沈月容来清觉寺,她没有许下一个愿。
“凡女林熹桐,诚心跪拜于此,恳求佛祖能大发慈悲,让我能……”
如此有违事理之愿,林熹桐只觉一瞬恍惚。
比起曾经求佛祖施手救亲人,这似乎更为艰难,甚至是不可能。
“让我能再见到他。”
她还是将此言诉出口。
即使在旁人看来,这是无望之事,可她心里还是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便不能将此愿再次深埋心底。
双眸微闭,心也一瞬平静。
脑海中皆是早上他的模样,身形淡如雾,如梦似幻。
推门那一刻,林熹桐以为是自己没睡醒,可是他叫了她的名字,又在她摔倒之时扶住她。
她不能再将此事当做虚幻。
素服着身,青丝半绾……
他从未变过,还是在生境的模样。
手腕佛串再次变得温热,林熹桐猛地将眼睁开,她以为是佛祖显灵。
环顾四周,皆是面生之人,来来往往,却无她心中之人。
一瞬失落。
连她都有点可怜自己。
双腿如铅重,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半身力气。
“施主请留步。”
她刚走到寺门口,身后传来呼唤。
之前找过的方丈叫住她。
如死灰复燃,“师傅可是找到那位小沙弥?!”
但他摇摇头。
她又失落。
“施主可是心中有惑?”
林熹桐没否认,“是。”
老方丈娓娓而来,“佛法万千,永世不易,不因人存,亦不因人灭。”
林熹桐不明所以,只觉疑惑。
“施主为一人而来,心怀此愿,诚心于此。心诚,便胜过一切。”
“阿弥陀佛。”说完,他便折身离开。
心诚,便能得愿吗?
一路上,林熹桐都在想老方丈的话。
来时她算是一路跑来的,可回去,她走得无比慢。
等到城中,天已完全昏黑。
街道上却是灯火通明。
各家燃起灯烛,时不时传来欢笑声。
街道上行人结伴而行,有说有笑。
绕入街巷,林熹桐抬手推门。
指尖轻触木门,她没施力向前,只是顿在原地。
早上她推门便见洛宋淮出现在自己眼前,这一次,还能再见到他吗?
四下寂静,没有一点儿声音。
林熹桐深吸口气,将门推开,抬脚走进。
院中昏暗,明月被云遮掩,连月光都没有。
依旧是除了她,再无一人。
这似是意料之内,却在心愿之外。
她不再想,独将那份失落压回心底,抬脚上阶回房。
忽地,手腕佛串温热,又散出细微莹尘,飞向她身后。
林熹桐愣在原地,心脏猛地跳动。
她转身,视线随莹尘飞舞而动。
手腕佛串愈发明亮,无数莹尘聚在院中,明如日光,又渐渐淡去。
云被晚风吹散,明月高悬于空,月色澄澈,将院中照亮。
他的身形由淡渐深,身侧又有细微莹尘萦绕。
长睫轻颤,明如月的双眸渐渐张开。
“洛宋淮……你……”
你真的回来了。
她真的如愿了。
视线迷蒙,林熹桐抬脚,慢慢走到他跟前。
莹尘飞旋,高至半空,又如飞花,落两人满身。
“林熹桐。”
他似乎也有些不敢置信,便向前走一步,想要将她看得真切。
屋内昏暗,而院中却是明亮。
林熹桐伸手去触碰他,衣衫柔滑,青丝柔软。
她没有做梦,这是真的。
“你还会和早上一样突然消失吗?”
即使再见他,林熹桐还是害怕他会再次不见。
“不会,不会的。”他摇摇头,眼中微光闪动。
“林熹桐,因为你,我才得以回来。”
洛宋淮俯身,与她视线相平。
“因为我?”
她想起在清觉寺求佛,想起走时老方丈那云里雾里的话。
她似乎有些明白了。
人有生存灭消,而人心却可如佛经历万世而不易。
一切,皆因她心诚。
“是。”
视线一瞬清晰,温热的泪从脸颊滑落。
林熹桐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哭了。
她垂眸,想将脸上的泪擦去。
可在她伸手的前一刻,温暖的指腹划过她脸颊,将她的泪抹去。
她更相信这不是梦了。
“若是想哭,那便哭吧,我为你擦泪。”
看着他一脸认真,心中的苦涩全然散去,林熹桐没忍住笑。
“我不想哭,洛宋淮,能见到你,我真的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