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吉看了一眼问:“这是北边的马种吧?”
怀青道:“正是。”
这种马体型虽小,但冲锋时爆发力强,耐力又好,在严寒之地也易于存活。北国人便以此为战马,打下了北国骑兵不败的神话。
他们周国的马种体型虽高大,骑上去威风,但在战场上耐力却不如北国马种。
他们周国的马种,饲养方式也要更精细。除了草料,还要加入豆类,谷物和盐才能保持战斗力。还不能喝生水,吃了沾着生水的青草也容易拉肚子。所以他们每次打仗都要拉上一车车的草料,专供战马。
而北国马种在草原上啃啃青草便能存活,饲养成本低,出征也轻便了许多。
卫吉又看了一眼那匹马说:“之前听闻北国马种耐力强,好养活,从北国商人哪儿陆陆续续买过十几匹。只是品相都很一般,还不如我们周国自己的马种,想必是他们挑剩下的才会卖给我们。但看这一匹毛色油亮,四肢稳健,性格又好,品相可以说是上乘了。”
怀青只回了句:“他们品相最好的马,都选去做战马了。”
根本不会在市面上流通。
至于这一匹,是他们这次北征打了胜仗,从敌军营寨里掳来的战利品。
北国人自己留用的马,品相自然更好。
且这一匹还不是普通战马。这一匹马体型矮小,性格十分温顺,是他们部落领袖留给自己十岁的孙子练马用的,正适合给周祈安练手。
周权料到周祈安看大家骑马,可能会嚷着要学,便把这一匹给他带上了。
怀青看向周祈安道:“上来试试?”
周祈安见这马底盘很低,也就比他的爱驴小灰灰稍高一些,好像摔下来也不会太疼的样子,他便拽着缰绳,踩着脚蹬坐了上去。
看怀青要帮他牵马,卫吉来了句:“我来吧。”说着,接过了马绳,“怀将军要带这么大的队伍,贵人事忙,教时屹公子骑马的事交给我们就好,我们愿意效劳。”
“那行。”说着,怀青乐得把事交了出去。
他忙到现在饭也没吃上,一会儿还要去趟大哥营帐。
卫吉又道:“多亏了周大将军、怀将军,我们积压了一年的货物也终于能送出去了。”
怀青应了声:“应该的。”
这几天接触下来,只觉得卫老板人很谦虚,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挑不出一丝不妥之处,难怪能揽下这么大的生意。
长安城那么多商队,卫家商队的规模一开始绝非出众,却能揽下皇上的生意,将商队一步步发展到如今规模。能在皇上和赵家父子,在吴国人、西域人之间斡旋,想来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怀青也放心把周祈安交给了他们,自己忙事情去了。
周祈安不好意思让二位替自己牵马,便下了马来自己牵着。军营中人来人往,不便练马,三人便出了军营。
周祈安说了句:“让我自己试试。”说着,便又跨坐上去,攥紧缰绳轻喊了声“驾!”,马儿便开始慢步向前。
这马步调不紧不慢,果然好骑,周祈安没一会儿便掌握了要领。
卫吉,张彦青又把自己的马牵了出来,两人一左一右护在周祈安两侧,三人一同在河边慢步。
卫吉问:“敢不敢再快一点?”
夜色下,周祈安骑在马上感到格外轻松自在,看向卫吉道:“快教教我。”
卫吉便教他打浪起坐。
他根据卫吉所言,踩着脚蹬,根据马儿起伏的节奏起起坐坐,很快便与马儿配合默契。
夜风迎面吹来,周祈安掌握好节奏又“驾!”了一声,马儿便接到指令开始跑了起来。
周祈安率先冲了出去,卫吉、张彦青又加了一鞭才追上来。
张彦青说:“时屹,你学得很快嘛!”
卫吉道:“他只是摔了一跤不敢上马,不是完全不会骑马。”
三人沿着河岸策马奔腾,周祈安不断加速,因为速度太快,夜风凛冽袭来,他却只感到恣意畅快!
这样的恣意畅快,一生中也难能多有几回。
卫吉、张彦青跟在他两侧。
张彦青一边策马一边道:“时屹,再快一点我们可就追不上你了!”
“那我就再快一点!”说着,周祈安又开始加速。
三人笑声回荡在山林间,皎洁月光下,是他们明媚的笑脸。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学会骑马,他会永远记得这一夜,与他两个好兄弟,卫吉、张彦青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