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拉他到湖心亭坐下,叮嘱道:“儿啊,你可要好好补一补身子了。对了,启州的羊肉你吃上了没有?”
“启州的羊肉?”
王夫人点了点他:“一看你就不知道!”
这次大军班师回朝,从启州赶了一万头羊回来。
启州的羊肉确实香,炖成羊汤,那叫一个鲜美,且没有膻味,和京城的羊肉压根不是一回事儿。
只可惜这一路赶过来,羊群死的死、瘦的瘦,到了京城时还剩六千只不到。
军中挑了三千只品相上乘的,进贡给了宫里,宫里留了一些便又赏了朝中大臣。
剩余三千只品相差一些的,便都留在了军中,分发给了此次征战的将领,叫他们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镇国公府所在的安兴坊就在皇城根下,地段极佳,住在这儿的也都是朝中大臣。
最近王夫人坐在院子里,总感觉有一股羊汤味儿从四面八方飘过来。
周祈安则一脸问号,有这好事怎么都没人叫他?
王夫人笑他是个小可怜,命丫鬟端一碗羊汤来,再拿些启州的瓜果。
“还有瓜果?”
听到这儿,蹲在一旁佯装看书,小身子却歪七八扭,片刻不得消停的小姑娘“咯咯咯”地乐了起来,直言道:“叔叔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周祈安已经观察她好久了,只是阿娘一直问话,他也不好不答。
听小姑娘跟他说话,他这才走上前去把小姑娘掳了过来,高高抱了起来,见小姑娘圆圆的脸上一双亮晶晶的杏眼,看着可爱又聪慧,性格还挺开朗。
周祈安高高抱着她道:“想必你就是我那三岁的小侄女,周惠栀了吧?”
周惠栀被他高高抱着,小手郑重其事地搭在了他肩膀道:“叔叔,你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吗?”
“你叔叔脑子被马踢坏了!”
这中气十足的中年男音从前院檐廊处传来,周祈安循声望去,见是义父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周祈安、怀信、怀青、李闯等人。
“爷爷!”说着,周惠栀一溜烟跑了过去。
爷爷?周祈安对这称呼感到惊讶。
看来他这位英武神气的大哥,娶了祖大帅的千金为妻,虽也搬出去另立了府邸,但到头来也跟入赘没什么分别了。
周权又是祖世德义子,祖世德又少子,想要个亲孙女,让栀儿叫自己一声爷爷似乎也没毛病。
祖世德一把抱起了周惠栀,高高举起来转了一大圈道:“想爷爷了没有?”
“想了!我还要转圈圈!”
祖世德便高高举着栀儿转圈圈,小姑娘“咯咯咯”的笑声响彻整座镇国公府。
周权看了一会儿开口道:“栀儿,快下来,爷爷该累了。”
栀儿不听,祖世德也不理,祖孙俩乐得开心。
王夫人则带着周祈安从湖心亭走下来道:“爷爷出征一年多,昨天回来,栀儿都快不认识了。爷爷昨天又是给栀儿举高高,又是给栀儿当马骑,哄了一晚上才跟爷爷亲近!”
周权、李闯、怀信、怀青几人见到王夫人,纷纷行礼道:“夫人。”
“不必多礼。”说着,王夫人把周祈安拽到跟前来,“康儿,快去给你父亲磕头。”
父亲远行一年多,磕一个总是要的。
周祈安走上前去跪拜道:“儿子给父亲请安。”
祖世德身形高大威武,一身玄衣,自带不怒而威的气场。
今日早朝时,周祈安也远远看到了义父,只是义父远征关外一年多,回到朝中,要议的事、要见的人多了去了,哪有功夫注意他。
祖世德抱着栀儿,眼睛也看着栀儿道:“快起来吧。”
周祈安起身,祖世德则又抱了栀儿一会儿,便回了前院。
待大家离开,见丫鬟已经端着托盘,在边上等候多时。
周祈安喝了羊汤,吃了瓜果,又陪王夫人坐了会儿,前院便又派人来请,他这才过去。
///
前院内,宴席已经摆好,门口也早已是车如流水马如龙。
周权、怀信、怀青、李闯和一众将领在中堂围坐一桌,主位空着,想必是留给了祖世德。
那一桌全是祖世德最得意的嫡系将领,周祈安还不够格上那一桌,被安排到了另一张桌上。
山珍海味很快摆满了一桌,祖世德去后院换衣裳还没有回来,大家便未开席。
又坐了会儿,只见立在门前迎宾的管家恭顺地弯下了腰道:“公子回来了。”
紧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