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但不比十二岁那年浸过的海水冷。
冷,但还死不了。
这种生活一直到一年后,他在加拿大的小姑姑梁锦兰忽然跟她男朋友来纽约看他。
梁仲曦没有带她到自己的公寓,也是随便找了个咖啡馆。
梁锦兰那时候并没有说什么,直截了当地给了他一张银行本票,梁仲曦果断决绝地就要拒绝。
但梁锦兰却坚持跟他说,别多想,这里面的钱,并不多,我不是平白给你,而是借给你,我会跟你算利息的。
梁锦兰说:“仲曦,小姑知道你是怎样的人,凭你的本事,就算小姑不借你这笔钱,你也一样可以生活下去。小姑想跟你说,在这片土地上,遍地都是机会,只要你肯努力,你比别人努力,比别人有想法,你就能够得到你想要的。你要是想别人看得起你,你首先要看得起你自己。我们中国人,坚韧,勤奋,无论去到哪里,都是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梁锦兰还说:“小姑借你这笔钱,是希望你能够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去看看这个世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梁家能把你送出国,这是你的资本,但是你也要好好利用你的资本,去收益最大化,你的努力,不应该只是花在生存上。收益不仅仅是学识,更加是眼界,人脉,时间是不等人的。”
梁锦兰那时候没有说,梁仲曦也没有问。但他接过那张卡的时候,他潜意识里就觉得,这些钱,是梁砚鼎给他的。
这些话,也是梁砚鼎想告诉他的。
梁锦兰给他的钱真的不多,他也一直没有用,存了起来,开始慢慢跟着学校里的师兄学做投资,开始去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那时候的他一个人看遍了一座城市的春夏秋冬。他人生中第一次见到雪,是一个深夜,他一个人坐在图书馆门口,手里点着烟来取暖,抬头看着第一朵雪花飘下。
顺着昏暗的灯光,看着雪花慢慢旋转落下的瞬间,他想起了陈彦琛。
他很想将这片雪花藏起来,然后给陈彦琛看。
陈彦琛应该会很兴奋吧。
而陈彦琛第一次见到雪的时候,确实很兴奋。
那时陈彦琛来到纽约的第一个冬天,那年的初雪,落在了十月三十日,万圣节当晚。
刚开学的陈彦琛因为语言问题,一直不能跟上学业。但是那时候的陈彦琛并没有完全灰心,也没有像从前读书那样自暴自弃,而是真的有很努力地,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在尝试,在进步。
梁仲曦看着陈彦琛笨拙却认真地去努力,那个样子就像一个折落人间的天使,在稚拙地学习着如何生存。
他忽然就觉得,如果时间可以永远停留在这里,那该多好。
为了有更多时间陪陈彦琛,那时候梁仲曦已经辞去了餐馆和修车店的工作,只在学校兼职助教。
陈彦琛学的是MP,数学和物理,明明不是梁仲曦的专业,可梁仲曦为了给陈彦琛补习,每天还得花时间去学的他知识。
陈彦琛不会填表格,梁仲曦教他。
陈彦琛不会做饭,梁仲曦照顾他温饱。
两人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待到深夜,然后再一起回家。回到家再煮一碗方便面,一起看电视,再分房睡觉,每晚梁仲曦都会给陈彦琛关灯,二人互道晚安。
有时候他们会躺在地毯上,放着他们熟悉的歌,一边聊天。
陈彦琛再没有提起过家里的事情,身上也再没有出现过伤。
那时候他们放的最多的,是他们最喜欢的一首歌,陈奕迅的《岁月如歌》。
“当世事再无完美,可远在岁月如歌中找你。”
那段时间大概是他们这么多年来仅存的快乐时光。
细水长流,岁月如歌。
那年的万圣节,陈彦琛跟梁仲曦受邀参加了一个当地人的派对,与“鬼”共舞了一个晚上,二人摇摇晃晃走回家的时候,还一直高声唱着后街男孩的《Nothing Gonna Change My Love to you》。
那晚他们回到公寓楼下的时候,天上忽然飘来了第一片雪花,落在了陈彦琛的黑色外套上。
从没见过雪的陈彦琛兴奋地跳了起来,可同时又极小心翼翼地想要保护那片小小的雪花。
路灯下昏黄,天上开始飘下越来越多的雪花,可陈彦琛眼里,却只有那一小片。
他轻轻摇着梁仲曦的手臂,好像怕动作大了,都会惊扰到这片雪花一般。
他轻声且惊喜地说:“梁仲曦,你看,原来雪花真的是六角星形的。”
梁仲曦那时候借着路灯光看着他,看着他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一片随时都会融化的小雪花,他心里忽然撞出那么个念头。
他很想这辈子都好好保护他。
无论生老病死,疾病或贫穷,都想将他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
而那时候的梁仲曦也曾经以为,只要陈彦琛开心,他看着陈彦琛每天快乐地笑着,他就足够了。
只是当时的他们谁都不会知道,那一晚街边路灯下的一场雪,或许已经在慢慢改变着一切。
初雪一般都是留不住的。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碎玻璃脆。
那年真正意义的第一场大雪,落在了十一月十号。
而那一晚,陈彦琛在街头跟一群当地人打架,被打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