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秦始皇孙天界直播日常 > 第16章 秦皇虎视苍生群,汉武馀烈尚氛氲③

第16章 秦皇虎视苍生群,汉武馀烈尚氛氲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个衣衫褴褛的稚童轻轻扯了扯母亲的衣服:“阿母,上面说有良种,您不开心么?”这个年纪的孩子一般都会带婴儿肥,而这孩子,下巴却尖得和锥子一样,双目抠搂,呆滞无神。

而他的母亲,状态也并不比他好到哪里去,同样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木着一张脸,道:“有什么用,种再多粮食,都不过是喂胡人的,种得越多,胡人抢得越多。抢得越多,他们吃得越饱,就越有力气来欺负咱们。”明明是很悲伤的话语,但她的语调却没有一丝一毫地波澜起伏,仿佛被抽干了魂灵。

“那神仙为什么不替咱们赶走胡人?”稚子扑进母亲怀里,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他母亲依旧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只是僵硬地回搂住稚子:“傻孩子,如果神真的在意咱们,胡人连咱们的土地都迈不进来。”

【秦王政十七年,内史腾攻韩,俘虏韩王安,韩灭;十九年,王翦、羌瘣攻破赵国,赵王被俘,公子嘉逃往代地,赵灭;二十二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寿春,虏获楚王负刍,二十五年,王翦平定楚国的江南之地,楚灭;同年,王贲攻辽东,虏燕王喜,燕灭,回师后攻破代;二十六年,命王贲攻齐,齐灭。自此,秦结束了春秋战国的乱象,开辟了大一统的时代。嬴政统一天下后,欲改王号。王绾李斯等人建议取三皇最贵者“泰皇”之称,嬴政去“泰”取“皇”,又采上古帝号,称“皇帝”。】②

嬴棠在说这段话时,特别配上了自己先前制作好的,仿秦灭六国的视频。语言叙述紧随着视频转场,视听觉双重冲击下,别说秦人了,就是后世朝代的人,也禁不住一阵热血沸腾。

最后的画面,定格在嬴政称皇帝的那一幕:

玄衣纁裳的帝王立于王座前,目下是群臣,脚下是众生。

他缓缓启唇,沉声道:“从今日起,朕,就是天下共主。”

群臣双膝下跪,叩头至地,声音直直穿透光幕,于每个人耳畔处炸开: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嬴任好坐在榻上朗声大笑:“来来来,快取酒来,孤要敬我嬴秦好儿郎……不,不,应该说,敬天下人的始皇帝!”左右应声而去。穆姬伴在他身边,一瞬不瞬地凝睇着他的面孔,只觉整个黑夜都被丈夫这畅快的笑给映亮了。

嬴渠梁早命人摆了酒菜,一边听一边同商鞅闲话。在嬴棠说完“实至名归”之后,君臣二人相视一笑,对着天幕举起酒樽:“遥敬始皇帝!”

秦惠文王位面。嬴疾、嬴华并张仪等一干近臣,于庭院中对着天幕上的嬴政稽首而拜。而嬴驷则站在殿内,嬴荡、嬴稷分两侧立于他身后,三人双手捧着酒杯:“敬天下共主!”

秦武王处,嬴荡命身边所有臣子起身,让他们以侍奉君主的礼节,朝远在另一个位面的秦始皇致敬:“始皇万年,大秦万年!”

他们接触不到嬴政本人,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激动。

而昭襄王、孝文王和庄襄王三个位面就不止于此了。

小嬴政的脸都快被他曾大父蹭出火花了。看得嬴子楚心惊胆战的,生怕伤了儿子娇嫩的肌肤。

“阿政是先祖赐予我大秦,最珍贵的宝物!我大秦能得政,大幸!”

嬴子楚:“大父,我知道您很激动,但是您先别激动……”您真的不要用您长满胡子的下巴去蹭我儿子的小脸儿了!

嬴柱忙不迭点头:“是啊是啊,所以还是给我抱吧。”

嬴子楚:……到底是我不配了。

【但灭六国,只是嬴政霸业的一个开始。】

六国国君闻言眼泪都要飙出来了:

你说的还是人话?我们都被灭了,你说我们只是个开始,合着我们的存在一点也不重要是吗?灭掉我们还不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对吗?

若是嬴棠能听见他们的心声,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

对。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这段在历史书上其实也只有短短的几行文字,没有谨行详细的叙说,再加上这些东西大家生来就有,所以,后世有不少人,都对嬴政提出了质疑——他的功绩真的有那么大吗?吹的吧?就这几个东西,有什么了不起的呢?可如果能从当下、从整个历史观等不同角度去细细分析这几项政策,你就会发现,嬴政之伟大,是用言语难以形容的。】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分明面无表情,但众人可以清晰地从他此刻的眼神、语调中,体会到他内心深处的崇拜和景仰。

六国贵族直呸他:“他是给人当孙子的,当然要可了劲儿地吹自家人。恁不要脸!”只可惜这小子再怎么吹都改变不了他嬴秦就是个野蛮之国的事实。

而秦之后的君主们则是另一番想法。

李世民颇为讶异:“居然会有人这么想吗?”秦始皇的有些举措他本人并不是很赞成,但就功绩而言,嬴政确为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若始皇帝定下的这些政策没有厉害之处,那他们何以到现在都在用?

长孙无忌提醒道:“之前他不是说了,后世人要学的东西太多,每个领域都有涉猎,若每项都要深入钻研,恐怕学子们没有精力应对。”

李世民想想也是:“既不在自己的职业范围内,那自然不会费心思去深究。”这一点也在情理之中。人的注意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就是他们手底下那些官员,大部分也是朝廷需要什么他们学什么。倘或要每个人都对所有领域了如指掌,那大家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对后世的小孩表示理解。因为确实,如果人人都要读书,那么他们的选择就多了,学东西当然要学自己擅长的、喜欢的。有的人对历史和治国之道不感兴趣,干脆就不干这行,不碰相关事务,这也没什么不对。

只是……

“怕就怕咱们这群‘古人’中、能接触到政事的人里面,也有人这样想。认为秦制不行,要倒回周制。”魏征由此发散思维,想到了大唐的未来。

后面还有明,还有宋,就证明他们大唐也亡了。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

“您是在说司马家吗?”程知节挠挠头,“不愧是读书人,骂人都这样委婉。”

众人:程知节你……

魏征:“……”他张张口,想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可再仔细思考一下,却发现,程知节的话,真就……

一点毛病没有。

该死的,无法反驳。

刘彻道:“那肯定是因为他们不当官、不治国。”秦始皇的东西,谁用谁知道,用过都说好!

他们高祖就很有眼光,根据大汉的现实情况,在秦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扬弃,顺顺当当把其变成了汉皇们治国的趁手武器。就是当时碍于形势不得不推行的郡国并行制,让刘彻有些不爽。

不只是刘彻,他父亲刘启其实也早就看藩王不顺眼了。

当年刘启采用了晁错的《削藩策》,触动了诸王的利益,以吴王刘濞为代表的七个诸侯王便以“清君侧”之名发动叛乱,使刘启不得以杀晁错。杀了晁错事情就解决了吗?错了,这不但没能让他们罢休,反而让他们觉得刘启就是个软骨头、好欺负得很,愈发蹬鼻子上脸了。最后,在周亚夫、梁王刘武等人的共同力量下,七国之乱成功被镇压。刘启也趁此机会将除楚国之外的其余六国废除。③

后来刘彻继了位,前车之鉴摆在那里,也知道削藩不能操之过急。在主父偃的建议下,他发布了推恩令,借着施恩诸侯其他王子的由头,明目张胆地削弱他们的势力。

但即使如此,刘彻还是浑身不得劲儿。

什么什么,这大汉,居然还有疆土不写我刘彻的名?

我想要,你敢不给?

呵呵,拿来吧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