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她进了次间里坐下,“到底怎么回事?只听着说了句,遇着拐子了。”
“我们也没想到,会那么寸,”她说了说当时的情况,“就是惊险了些,好在我跟映春机灵,郑婆子她们赶来的也及时,那两个拐子也叫人给逮着送官府去了。”
肖氏听得直呼,“幸好,幸好,”而后朝天拜了拜,“不行,等明天我得去庙里给你拜拜去,最近太不顺当。”
姜沅宁没有异议,拜拜也好,有用无用图个心安。
“要是你大哥跟着你就好了,”肖氏不免有些埋怨儿子,说好了跟妹妹一起出去,自己又另约了人,不过,杨森要去军营了,聚聚也对。
“阿娘可莫要这般想,若是说,那是我不该去凑热闹。”
说来说去,都是那些拍花子的可恨,肖氏搂着她,“幸好你没事。”
依偎在阿娘怀里,姜沅宁觉着安全又温暖,糯声道:“嗯,倒是吴婆子崴了脚,我已经叫她休养些日子。”
“好,这些事阿娘会叫人吩咐下去,你午食想吃什么,我叫人给你做。”
“没什么特别想吃的了,阿娘看着叫人做就行,”本来的好胃口,被这事都闹没了。
过了没大会儿,得知消息的云氏又赶了过来,搂着她好一阵关心,特别赞同肖氏要去上香的话,“去拜拜,多添些香油钱,再给阿宁求个平安符戴着。”
不大会儿,郑婆子过来,跟肖氏讲了自己的担心。
“夫人,夫人。”
下午申时后,有前院管事嬷嬷急匆匆进了正房,“京兆府来了官差,说是要给咱们姑娘奖励。”
“什么?”
姜远晏才回家,午时饮了些酒,已喝过醒酒汤,前脚才来肖氏这,就听着这话,猛转身看向那禀告的嬷嬷。
“怎么回事?”
肖氏看了他一眼,“你妹妹上午出去,遇着拐子,差点出事,”然后看向那嬷嬷,“为何给奖励?”
虽然是女儿叫郑婆子喊了路人抓住那两个拐子,但她们很快就走了,也没亲自将人送去官府,为何京兆府的人会有奖励?
她跟郑婆子想法一样,不欲让女儿与拐子有牵扯,便是安然无恙也不成,于名声有碍。
“什么?!”姜远晏残留的一点儿酒意顿时吓退,发现姜沅宁此时不在,急声问,“阿娘,软软呢?她没事吧?”
问过后,又微松,该是无恙,不然阿娘不会如此镇定,可到底怎么回事?
肖氏这会儿顾不上回答他,看向那嬷嬷。
“官差说,是姑娘当时带着的栗子,叫那两个拐子踩着滑到了,正好将他们的膝盖给磕坏了,有一个老汉的门牙都磕掉两个,一脸血。也是姑娘及时叫了百姓过来帮忙抓住了那两个想要逃跑的拐子,送到官府。官差说,府尹大人觉着姑娘机敏,更有福气运道,立了此功当赏,官差现在前院等着,夫人您看?”
肖氏听了,忍不住呆了一瞬。
女儿叫人来抓拐子是真,可栗子……
她记得阿宁说是用栗子砸了拐子,但是一个大胡子男的,拽着映春跑了,是她没仔细说?
“叫姑娘来,去前院,”肖氏想着,站起身来,既然要给奖励,他们也当去前院见见官差。
她本有些担心女儿跟拐子牵扯对名声不好,如今有了京兆府尹的赞扬,让她安然无恙在官差处露露眼,再给些好处,便无须顾忌了。
“阿娘,到底怎么回事?”
姜远晏也忙追上肖氏,忍不住再次问道。
“这不是上午阿娘自己带了人出去……”肖氏边走边道,“许是阿娘没仔细与我说,她居然得了京兆府尹的表彰。”
待听完肖氏的话,姜远晏十分后悔,道:“我不该让软软自己带人出去的,若是我当时在,她就不会遇着拐子了,软软是不是吓到了?要不别让软软去前院了,还得给她找个郎中看看。”
“她没事,倒是映春吓着了,我叫人给做了安神汤。去见一见官差吧,奖励是给阿宁的,虽然没事,若是不露面,传出去难免叫人说三道四。”
官差登门,想来附近邻居会看到,他们家正是多事之秋时,她真不想再多出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