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婳的课业快要结束了,往后找了工作兴许就没机会去别处看看了,不如跟着你们去卢华的老家看看,卢家书香门第,二丫头跟着长长学问也是好事。”
一旁的孟婳闻言抬头看了一眼孟父,知道他这是怕顾径洲再过来,想让她出去好错开两人会面。
“嗨呀!我婆家的老宅远着呢,二丫头跟着净受折腾,我哪里敢让她过去。”
孟姑姑虽然不喜欢惯着孩子,却也不是个苛待晚辈的长辈,更何况她丈夫的老家在乡下镇子上,做什么都不便利,孩子们跟过去肯定不如在省城这边玩的快活。
“什么折腾不折腾的,我们小时候,爹娘都还在村子里种过田地,她们只出一趟远门,哪里比得上咱们那时候,再说二丫头跟着你,路上还能照看几个小的,你自己到时也松快。”
孟父也不是真心想让女儿去乡下。
他之前去过妹夫的老家,是个三进的旧式大宅院,家里还有几个老仆,虽然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但也算是前朝的旧时官邸。
孟婳过去说不准比住家里还要自在舒坦,到时自然能忘了现下的不愉快,再相看一户好人家。
再者,此行说不准也能让她看明白时下的贫富差距,不再执着于无甚用处的情情爱爱,往后安心做富裕人家的太太。
“那这样二丫头愿意不愿意啊?我家这几个孩子顽皮的紧,就怕惹烦了她。”孟姑姑有些心动,但是她也知道这个事得孟婳自己同意了才好。
孟婳早知道要来这么一出,方才就做好了决定。
“表妹们都很听话,姑姑不嫌我就行。”
几个人一拍即合,陈妈马上就把孟婳的行李收拾了出来,陈叔拉出黄包车,把孟婳和孟姑姑他们一块送到了火车站。
临别的时候,孟婳看着渐渐远去的孟父和大姐三妹,心里陡然涌起了一股子浓烈的不舍。
她还以为自己穿越过来,对他们的感情并不深厚,如今出远门了,才发觉自己原来不知不觉中也融入了孟家,慢慢变成原来那个素未谋面的孟婳。
……
几个人拎着大包小包从火车站回到孟姑姑的住处,孟婳头一次来到津城,感觉到处都很新奇,跟着姑姑进了一座六层高的洋楼。
户型是每层一户。
上了楼梯,转角是中嵌玻璃双开实木方格门,推开入目便是一间四五十平的连厅,白粉墙,中式旧风格布置,地上铺着石青漆布,金漆几案,大红绫子的窗帘,有点类似于现代楼房,却又有民国的建筑居住风格。
孟婳拎着箱子走进去,打量着眼前陌生的环境。
孟姑姑走过去,打开头顶挂着欧式吊灯,卢婉婉姐妹俩一回来就瘫在了棉麻格子布样式的沙发榻上。
这里不像孟家那样全都用上了漆的红色木椅。
坐在沙发上,孟婳注意到沙发的右手边,客厅和餐厅的衔接处放置了一台不大不小的褐色木橱,木橱里摆着一座从南洋运过来的景泰蓝老坐钟,瞧着很是精贵雅致。
木橱的正西边有一扇隔断的玻璃门,里面是主人家的卧房,不轻易开着。
玻璃门两侧的粉白墙上挂了一副意境山水图。
其余不起眼的装饰也处处颇有种文人的风气。
她猜测,孟姑姑嫁的这户人家,应该是个东西方文化都有涉猎的人。
孟婳放下手里的木箱,大表妹卢婉婉给她倒了一杯干净的凉茶。
她轻声道谢,感觉自己恍惚间好像又回到了没有穿书的时候。
之前在现代她租住的都是些小户型的楼房,那个时候做梦都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小院,如今穿越到民国,整日住孟家的小院,反而忘了楼房公寓的感觉了。
孟姑姑的家仿佛又带她回到了过去。
她打量着眼前宽敞的房子,在火车上坐久了,便站起来在橱柜后面的窗边走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