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我们讲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那人愣了一愣:“啥子,要我来说啊?”
周围邻座也嗤嗤传来一阵嬉笑。
双鸦点点头坚持:“嗯嗯,这么有趣,我们也想听听。”心里却很同情:这下大家都要盯着他了。那人站起来,手指又抠脑袋又扯衣角:
“哎呀,就是我平常特别喜欢打游戏嘛。然后我觉得这些南美洲工艺品呢,就和那种剧情游戏的道具有点像。比如那个骷髅形状的哨子,就让我觉得,哎呀,有剧情,肯定要收集起来,解锁新关卡……”
台下哄然笑了起来。
双鸦也挑起嘴角,趁热打铁地升华道:“您是指这些工艺品很有故事感,像是蕴含什么玄机,或者隐藏着什么传说是吗?谢谢您的发言!”他瞅准时机,选中一个笑声尤其大的女孩子:
“哦,还有这位观众,您也同意他的感受,认为这些工艺品很适合串联故事情节吗?”
他暗中一个劲道歉:
对不起、对不起,请你帮我捧捧场吧。
那女孩子一顿,笑容瞬时间收缩不见。
她看着讲台上的双鸦,冷脸又带一丝笑、俊美的眼眸直直看向自己。女孩子忽然一低头,刹那由方才的大大咧咧变得很内敛:
“是、是滴,我感觉这些工艺品有种很神秘的氛围……
“我认为主持人说得很对,因为它们都来自传统,肯定沉淀了许多故事,有身后的文化底蕴。我觉得主持人说得特别好!
“而且,这些物件看上去还特别精致,本身就有美感在里面。不光是推动剧情,还能让人欣赏很久,拿着书看不愿意放下来——”
她一口气说了好多。场上的人频频赞同,气氛越发活跃了起来。双鸦感激地替她总结:
“是的是的。既然是工艺品,它们自带有审美的意趣,为故事增添了一个文化的维度,也让阅读体验更丰富、更有沉浸感,对吗?”这时又有一位男孩子举手,双鸦赶紧邀请他,对方说:“我也觉得主持人点评很好。”他一板一眼地解释:
“我们看这些小说,也是在了解一个文明。比如骷髅哨子、木刻项圈、羽毛披风这样的东西,把人引入了一片光怪陆离的异域。
“但不是像历史课本那样平铺直叙,而通过工艺品这个切口,让人很有兴趣地不断深入探索。而且文化的部分又和故事情节相辅相成的,不显得突兀。”
观众们不禁喃喃赞许:“讲挺好的。”
自由发言环节,从书籍的几张插画,谈到故事情节,再到情节背后的历史积淀,层层递进,坐席前排的领导也点点头感到满意。
双鸦见气场调动得差不多了,低头去念下一句台词:“‘说到这里啊,我还有一个想法’——”
然而有东西戳了戳他的手臂。双鸦转过脸去,就见到,一根触手阴森森横在空中,微微抖动,像一条巨大的箭头赫然悬浮着。
触手问:“你有没有觉得忘了什么啊……”它指着讲台上的莫雷诺先生。
双鸦瞳孔赫然一缩。
心瞬时凉了半截:日……
忘记做翻译了…………
莫雷诺先生孤零零站在一旁。先前的中文一个字没听懂,整张脸闷得像个没有孔的死面团。
敢情他这个主讲人,真变成了会场的台柱子。就,台上的、柱子。
可双鸦再想要找补,转场词都说了一半,越补越露馅反倒欲盖弥彰了。
双鸦内心狂喊:
怎怎怎么办啊?!
触手绾了个手花,好像彩带飘舞,为这社死的场面喝彩:
“你向观众承认错误嘛嘛。想混也混不过去的哟哟哟~”
“嘻嘻嘻嘻,双鸦双鸦要当众认错了,要被大家盯着哦哟哟哟哟~~~”
双鸦脸一白。心知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一咬牙,把刚才说出的话晾在半空中。
观众们听他猝地静下来,全都一怔,有种半路上骤然刹车的顿挫感。
双鸦转向莫雷诺先生:
“啊,等等,我忘记把观众的发言翻译给作家先生了……”
他当着台下一众直勾勾的眼珠子,略带惨笑地说:
“嗯,对不起莫雷诺先生,也是观众发言太精彩,我听着听着就走神了……”
双鸦随即切换成西语。和莫雷诺先生解释一番,并作道歉。又把方才的分享内容大致归纳一遍。
台下观众回过味来,自然是“哈哈哈哈”哄堂一阵大笑。
但这反而像轻松的讲台小插曲。
加上双鸦承认得坦荡,以及他立刻接上的西语翻译,流利又镇定,清澈的音调像山明水秀间响起的歌唱声。
并且,莫雷诺先生听完笑了笑,平静地也开始讲话,没有任何愠怒或者迷惑的神情。
所以台下观众,很快就止住笑声,又沉入会议的话题里了。
用柔和、平常、又带有欣赏的眼光,看着台上灵动、又不显聒噪的年轻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