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传统的艺术品不同。观众的参观过程充满运动。他们内心并不平静,
“【随时都会接收信息、都可能受到惊吓。——】”
迈克尔微微一顿,听见讲台的主持人哑然无声。
双鸦像被他一巴掌扇懵了。
——什么、在说什么?
这是什么座谈会,根本连语句都不通顺吧——
他一下反应过来:
——不,是我没听懂,
只抓到孤立的单词,根本连不成句子——
双鸦手足无措地孤身站立着。
他也不敢去看台下的听众。仿佛看到他们质疑或是取笑的脸。
他竭力拼凑起词语:
——“艺术品还有待完成”?什么意思,是说展览时,人们要现场把它补完吗?——
——“观众的参观过程充满运动”?
不,这么理解不对,不是“充满运动”,而是充满“动态”;观众内心也不是“静态的”,而是随时都可能受冲击——
双鸦心头一跳。一瞬间弄清了什么:
——这是在说“互动”,说明这不是静态的艺术品——(注)
与此同时,触手们也惊爆地一下蹿起来:
“双鸦双鸦!你翻译过的,那些艺术品会对观众作出反应!
“你在资料上看到过!”
双鸦喘了口气:
——“交互式”装置!
“会作出反应”,他在材料里读到的就是这个词——他几乎轻声地喊出来:“这次展览,有许多交互式的艺术品——”
双鸦终于翻译了一句话,可还没来得及高兴,迈克尔干咳两声又开始往下讲。
他没有等双鸦。而是如一盆冷水浇下、漠然地继续说:
“【所以在展品的烘托下,场馆会呈现出一种科技感。
“【观众可能会感到新奇。但也会有压抑、陌生的感觉。
“【尤其是热感应仪、光感探测器这些设备,可能会让观众不适应,
“【再加上大面积投影幕布,场馆是全黑色。我们也在探索尽可能舒适的展览环境——】”
双鸦咬紧牙关,头上浸出一滴滴的汗水。
他接着迈克尔一字字翻译:
“场馆有一种科技感,观众可能感觉新鲜又陌生……”
台下观众一片茫然。
双鸦硬着头皮往前冲:
“场馆里有很多设备,热、热感应、光感……”
他不想再傻站着说不出话来。可这些设备——热感应仪?投影幕布?是什么,迈克尔提它们是想讲什么?
“调酒呀!双鸦双鸦~”
忽然间,两条触手扑到双鸦前。彼此把肥肥软软的尖端握紧在一起:
“‘调酒’!”
“调酒”?
双鸦赫然一下记起来:
——是那句调酒的话!“将哲思的轻盈果汁调入辛辣的科技杜松子与威士忌”——
意思是,把科技和艺术结合起来!所以上述的那些设备,就是为了实现艺术品的种种效果:
比如捕捉人体热量,将他们的热量分布演绎为山水图——
而图片投射,就要用到投影仪和幕布!——
所以迈克尔就是在说展品的“交互”功能!通过光感、热感,捕捉观众的行迹,以此完成对他们的回应——
!!
凭这一句话,双鸦茅塞顿开,什么都懂了。
他想起某个人说的:“就这一点,就有用”。
双鸦开始翻译,忍不住微笑:
“这次展览,会有很多交互式的艺术品,意思是对在场观众进行互动,利用热感应设备、光感设备识别他们的行为,再反馈成图像——”
——我不怕了,嘉宾尽管多说,我知道怎么翻译了——
然而就是这一刻,迈克尔猝地说道:
“【好了,不用讲了。】”
他看一眼身后的投影屏:
“【图片和视频可以播放了。我们的张俊琪先生换了一个播放器,大家直接看图吧。
“【翻译可以休息一下了。这些内容说出来太艰难。
“【去休息吧。】”
双鸦怔了怔。
讲台边,工作人员对他说:“下来吧。”
摄影师也招招手:
“同学你下来,我们照一下屏幕图片和圆桌全景。”
他不知所措,慌忙地看向观众席。这时,顾老师也神情肃穆地点点头,示意道:下场吧。
他的心骤然凉了。
“您也觉得我说不好……
“您也要我下去……”
双鸦转过身,一步步走向下台的阶梯。
灯光下,他的步伐还很平稳。一走下台阶、进入会议厅的阴影里,双鸦赫然跑起来,朝着大厅外奔去。
——反正没人看得见我……
反正会议不需要我了……——
一个声音忽然轻喝:“叶双鸦!先别走。”
李紫玉冲上前,伸手抓向他的胳膊:
“你要干什么?”
双鸦一闪身把他丢开了。
跑出大厅门。一直进到校园,甚至跑去校门外的方向。
身旁,触手怯怯地跟上来,拨拨他的头发说:
“双鸦双鸦,差点把猪油叔叔撞倒了……”
双鸦头也不回;
“他又要说什么,觉得我被撵下来,这点事都做不好吗。”
“没有……”
触手们静了许久。
它们快被双鸦甩掉,很艰难地跟上来,轻声又有些动容地说:
“他没有指责你。
“他说:‘又逃掉了啊。
“‘不过就算再逃,
“‘我也会把你,抓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