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还在抹眼泪:“没见回来,我朝沟里看了几次,还打发钰钰去看都没见……”
胡玉凤恨恨骂了句,上前扒拉下麦子看了看情况,一言不发转身回家。
秦生田到家也是先跑过去看麦子,一见都湿了心就凉了半截。磨磨蹭蹭进了家门,察觉到家里盘旋的低气压更是大气也不敢出。可到底没蒙混过去,被胡玉凤揪着一顿骂,垂头丧气半晌才弱弱辩解。
原来他看天色不对就准备回家。结果就是这么巧,上游雨下得早,等他发觉不对那会儿上游早就发大水了,愣是把他隔在了对岸,一直等到河水平缓了才回来。
屋子里一时都无言,杨秀随便做了点饭,众人也都没有胃口,强撑着扒了几口。
“算了,已经这样了,明儿天好的话再晒吧!”秦文礼宽慰大家道。那还能怎么办呢,今儿也是他们失误,早该想到气象千变万化,就该给家里留个后手。
晚上一家子挤在电视机前,连着看了几个台的天气预报,心里忐忑不安地等着来日。
可人最怕什么就偏来什么,第二天起来,外面就下起了连阴雨,老秦家一家子脸都黑了!
这场连阴雨一直下了三天,下的胡玉凤嘴角的燎泡起了一层,人是彻底都没脾气了,太阳才露出了头。
……
“哟,她二婶晒麦子呢,我还当你这只顾着做生意,都看不上这点收成了……”陈秀莲家麦子盖得及时,也就麦秆湿了,再一瞅隔壁老对头家五个麦垛湿了四个,就忍不住想嘚瑟。
胡玉凤懒得搭理她,和杨秀几个把麦子一捆捆立起来,让潮湿的麦穗迎接太阳。
见她不搭理自己,陈秀莲撇撇嘴继续道:“要我说都怪老太太,家里人都在你招呼一声呗,谁还能不来帮帮忙?”
胡玉凤能烦死,这婆娘就像只见不得光的苍蝇,一有空隙就嗡嗡围上来,这是非得挑拨个事儿才罢休不成?哼……她扬起来脸冲着隔壁场里的刘荣就喊:“文庆媳妇,我看你晒麦子呢,一个人咋能忙活的过来,?你妈这闲着呢,咋不叫给你帮帮忙?”
陈秀莲顿时脸色一僵,肉眼可见的慌了。
“哟,我妈人家怪忙的,我可不敢用,万一谁家的麦子少一捆半捆的还说不清……”刘荣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陈秀莲顿时落荒而逃。
胡玉凤嘴角翘起:老东西,还治不了你!
不过听着刘荣话里有话,她忍不住多瞅了那边几眼。
麦子全部蹲好,接下来就交给太阳了。胡玉凤在场里走来走去,不时给麦子翻个身,忍不住祈祷太阳再热烈一些,争取一天就把麦子全部晒干。
杨秀见婆婆满心焦灼,赶紧煮了些绿豆汤,指使秦钰给送来降降火,就怕麦子没晒干先把婆婆给晒干了!
许是她的祈祷管用了,老天爷格外开恩,大太阳晒得人头脑发晕,麦子也真给晒差不多了。等太阳西斜,胡玉凤几人一捆一捆捡过去,把晒干的重新摞了起来,发芽的挑出来放一边。
最终有13捆发了芽的,这就不能再混在一起碾了。发了芽的麦粒即使磨成面,做成发面发不起,做成死面黏牙齿。胡玉凤心疼地摸了把麦穗,咬咬牙,实在不行就磨成粉自家吃,吃不成馒头面条总能打搅团吧?
杨秀在旁边看着,忍不住出言道:“妈,要不咱们做成芽麦面吧?”
胡玉凤疑惑,那是啥东西?不要看老秦家和杨秀娘家就隔着十几里山路,可这也不妨碍杨秀偶尔说些她听不懂的东西,搞得她好没见识。
杨秀见大家都一脸疑惑,便解释一番。芽麦面,就是把长了芽的麦粒脱壳磨粉蒸熟,成品色淡黄味微甜。以前家里买不起糖,她奶奶就用这个代替糖,不止能空口吃还能包包子。
胡玉凤真是长见识了,忍不住赞叹:“你奶奶可这是个人才,咋啥都能做成吃的!!!”
真的,她就感觉只要是个东西,在杨秀奶奶手里都能变成食物。不信去方圆百里打听打听,她就没见过谁能比杨秀奶奶还懂吃食。
杨秀也笑,奶奶确实很厉害,她童年时光里的那些甜都是奶奶一双巧手给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