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东方昭手上端着一杯热茶,半倚靠在御书房的龙椅上,好整以暇地看着那一身儒雅的女官回报。
“陛下,东方代去了南方,运回了两车东西。”
帝王颔首,示意她往下继续说。
“初步断定,他带回的是那八年前肃王在寻的宝物。”女官恭谨禀报。
“肃王那边呢?”
“肃王那边没有反应,似乎是不知道。”女官继续往下说到,“反倒是东方代,又去寻了一个美人入庄园。”
提起东方代,女官眼中只剩深深的厌恶,她弯下身子,恭敬请示女帝:“陛下,臣愚钝,不知这证据确凿,陛下为何要放任东方代肆意妄行。”
年轻帝王只是轻轻抿了口茶水,不答反问:“易子实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尚未。”
“你看,朕这弟弟,多大的魅力,朕身边侍候了三年之人,到了他那儿,不过三月,便也向着他了。”帝王悠悠品着茶,面上笑意不达眼底。
“陛下,懿王之事……”女官话到一半停下,探子传来消息,懿王被困于古墓已过三天,有传言称,他……已经遭了东方代毒手。
“传言而已,不足为信,朕只好奇,易子实能替他们瞒多久。”女帝说着又抿了口茶水,感受着甘甜的茶汤在润过喉间。
“易公公许是情况未明,怕陛下您担心。”身旁大公公小声为他求情。陛下之前选易子实过去侍候,除了他是她一手提拔上来外。
大太监觉得还有一点是易子实懂医理。
“罢了。”女帝放下杯盏,“若是四弟出事,朕定然不会轻饶。”
“想来今日无事,朕该多去陪陪母后了,这事可别传到她耳中,母后心软,这几年身子骨又弱,可经不起刺激。”
太后自从先帝死后,便搬到慈宁宫,鲜少在人间露面。
她也从不过问国事,除了偶尔陪陪长女,听她话几句牢骚。
女帝卸下一身的装甲,不过也是个二十五六的年轻女子。她一路小跑过去,却看幼妹倚靠在母后怀中,亲昵地就像是小时候一样。
东方昭步履停下,她忘了自己有多久没这般同母后亲昵了。四年前……还是五年前,又或许是在称帝之后,她便掩去所有少女心性。
“是昭儿过来了。”太后慈爱亲切地唤她的小名。
“皇姐。”幼妹闻声也从太后怀里起身,礼貌又客套地同她招呼。
她才十七,正直青春妙龄。
东方昭眸子暗了暗,她已忘了自己十七岁是什么模样。
“可是又有老顽固惹昭儿不快?”太后慈爱地看着自己的爱女,抬手,示意她也过来一起坐着。
太后跟小公主东方若喝着甜汤,话着家常,她倒是像个外人一般。
东方昭换上得体的笑颜,走过去,在太后身旁坐下,摇头:“只是来看看母后。”
母女二人似乎是因为她的到来而变得沉默,东方昭看着原本亲昵依偎在一起的二人,因为她的到来而分开。
妹妹面上有些不自然,问过安后便垂着眼眸,不敢再看她一眼。
“前朝还些事……”东方昭站起身,既然是因为她的到来而变生疏,那她便不多叨唠了。
她刚一站起,便被身侧的母后拉住衣袖:“前朝的事怎忙的完,昭儿都多久没陪母后说说话了。”
“好。”她重新落坐,带上淡笑,看向身旁母亲。母后如今已不似当年年轻,面上也有了精致粉面都盖不住的细纹,对上她们,她依旧如以往温婉亲切。
“方才母后与小若在谈论些什么?”她问。
一说这话,太后面上笑容更甚,好笑地看向一旁低着头的东方若。
笑道:“小若如今也十七了,是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方才正给她挑选夫婿呢。”
太后慈爱地看了小女一眼,些微起身,给长女盛了碗甜汤,道:“昭儿如今眼界比母后还广,要不你也替小若物色物色。”
东方若面上羞赧,娇嗔看了母亲一眼,细声细气道:“母后,我还不想嫁,我想多陪陪你。”
“又不让你外嫁,你什么时候都能来陪母后。”太后并不吃这一套。
“小若喜欢什么样的才俊?”她问小妹。
“好看的,威武的……”东方若面庞羞红,托腮想了下,补充道,“还要聪明的!”
她说完后,母女二人都笑起来。
“方才还说不想嫁,现在倒是挑起来了。”太后轻啧。
随后,太后看着端着甜汤淡笑着看向二人的长女,面上笑意稍淡,关切道:“昭儿,后宫那两位若是不喜欢,便多纳几个。”太后慈爱地看着她,看她这身明黄色的袍子,她就想起以前宫中,那些明争暗讽,尔虞我诈的日子。
她轻叹口气,笑看向身旁女儿:“母后这会儿倒是想起以前的日子了,那时候的后宫可不这般清净。”
东方若小声:“皇姐哪是不喜欢,皇姐是醉心国事,冷落了佳人。”
太后睨了小女一眼,又瞧了瞧淡然喝汤的长女,无奈道:“母后知道你也烦不爱听这些,你如今是皇帝,多年无嗣,朝臣弹劾的书都堆到母后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