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北宋]我要当太后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氏的父亲曾是文彦博的门客,张氏入宫后认文彦博为伯父。当时文彦博身为地方官员,担任成都知州。张氏为在后宫争宠,示意文彦博进献灯笼锦,文彦博依言照做。元宵节时,张氏身着这件灯笼锦面见宋仁宗,称文彦博与自己的父亲曾有旧交,对她多有关照。宋仁宗大喜,随后将文彦博调回朝廷,任命为枢密副使(从二品),不久又升任参知政事,官居一品。

至于文彦博如何逼死狄青,不过是诛心之论的再一使用。

当时文彦博已经为同平章事(宰相),文官主导的宰执集团中迎来了狄青这位担任枢密使(掌管西府)的武臣,这可把他恶心坏了,于是建议宋仁宗将狄青外放。

狄青无罪却遭外放,心中倍感委屈。宋仁宗也认为他受了委屈,称狄青是忠臣。

文彦博却进言:“宋太祖赵匡胤也曾是周世宗的忠臣,却因深得军心,最终发生了黄袍加身、陈桥兵变之事。”

宋仁宗听后,只得接受了外放狄青的提议。

狄青不知道文彦博这诛心之论,跑去为自己辩白。

文彦博却只冷冷抛下一句 “朝廷怀疑你”,便将他打发走了。

狄青外放以后,宋仁宗每个月都派使者去慰问看望他两次。每次听说仁宗的使者来,狄青就惶惶不可及,结果不到半年,就生病去世了。

一句 “黄袍加身”,逼死了狄青;一个 “莫须有”,冤杀了岳飞。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宋朝的覆灭实有其因 —— 皇帝昏聩糊涂,朝臣迂腐短视。若不是当时金国尚未崛起,哪需等到八十年后的靖康之耻?

她在这边扼腕叹息,深感前路艰难,兄长却在另一边欣喜若狂 —— 毕竟,这位 “失学少年” 终于有学可上了。

仁宗朝规定,国子监入学需满足两个条件:年龄十五岁以上,且为七品以上官员子弟。由于北宋 “重文轻武” 之风盛行,武官子弟常受歧视,通过恩荫获得入学资格者寥寥无几。以父亲的武官身份论,此前根本无望跻身国子监。

四年前由范仲淹推动创立的太学,初设三百人名额,面向平民子弟择优录取。但对这位不求甚解、得过且过的兄长而言,要在选拔中胜过那些既聪慧又勤勉的学子,难如登天。

原本以为兄长只能进入专科学校,学习精算、律法等实用之学,日后做个小吏 —— 这还不如回地方武学就读。

庆历年间,武学已成立并开始招生,然据《宋会要辑稿》记载,以元丰年间(1078-1085)为例,武学在校生仅百人,而太学多达三千八百人;武学毕业生最高仅授七品官职,太学上舍生却可直接授予六品官阶。

因此,她爹这回可是给了个天大的惊喜。

吴夏整张脸兴奋得通红,拱手作揖道:“爹放心,孩儿定当刻苦攻读,不负厚望!”

吴父欣慰地笑着颔首,旋即正色道:“我衙门里还有公务,你们兄妹先回家去。”

随即就与兄妹俩告别。

从衙门往家走的路上,吴夏拉着吴悦,那是脚步轻快,走得额头微汗,才望见自家那座青瓦白墙的院落。叩门将妹妹送进院子,转身喊上路与,攥着昨夜列好的清单就是出门采买去了。

他仍沉浸在即将入学的狂喜中,恍若百年前 “春风得意马蹄疾” 的孟郊附体,当下决定,妹妹交待的事,不但要办得快,更要办得好!

他甚至已开始畅想:“我准备得这般周全,妹妹定会夸我。”

吴悦还不知道她哥居然是如此自我攻略的人才,正乖乖地回去找阿婆和阿娘问好。

她像只毛茸茸的小鹦鹉般蜷在母亲刘耘娘膝头,将今日外出的见闻叽叽喳喳说了个遍。不一会就感觉小孩子精力不济,说着说着便觉眼皮沉重,像被抽去浑身力气,软绵绵地歪进母亲怀中,不多时便呼吸均匀地睡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